LP出过一本叫UltimateTravelist的书,简单粗暴地将世界上个最值得去的地方排了个座次。这一类书其实有很多,买ABCD还是买LP,取决于你更愿意相信谁。当时为中文版想了很多译名,比如“遗愿清单”之类的,最后还是规矩地做成了《终极旅行清单》。

世界强里,蒂卡尔排在第14位,在美洲仅次于马丘比丘。论名气,蒂卡尔远不如马丘比丘,必须提到它的建造者,才能叫人如雷贯耳,那就是玛雅人。

说起玛雅人,许多人首先想到墨西哥。其实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与萨尔瓦多,才是玛雅人真正的老本营,在墨西哥玛雅人只占据了尤卡坦半岛和东南部的恰帕斯。危地马拉旅游局的宣传语是“玛雅世界的中心”,毫无艺术夸张成分,就是一句大实话,回到前哥伦布时代,蒂卡尔正是玛雅诸城邦中最强大的一个,坐拥玛雅第一高楼,绝对是CBD。

玛雅人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国家,从公元前年左右兴起,到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开始彻底衰落,他们都像春秋战国一样各自为政,也玩合纵连横的政治游戏。这种分散与隔绝,让西班牙人花了上百年的时间,才将他们各个击破。

深色区域是玛雅人的活动范围,可以看出覆盖了墨西哥东部的尤卡坦半岛、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西部。地图来自《中美洲史》。

其实不用等西班牙人,在公元10世纪左右,玛雅最辉煌的城邦就已经开始衰落,包括蒂卡尔。这座一度有三千座建筑、十万人口的巨城轻易被废弃,随后丛林迅速吞没一切。这就是所谓玛雅人消失之谜。

被宣布对此事件负责的,计有外星人、生态灾难、资源枯竭、战乱等,具体相信哪种取决于你是神秘主义者,还是环保人士。但是玛雅人从未真正消失,他们只是像游牧民族一样转了个场,继续在尤卡坦建起了奇琴伊察金字塔,茫然不觉几百年后那一场真正致命的遭遇。

一千多年后的下午,蒂卡尔中心广场的斜阳一如往昔。

1

今天我们对玛雅人依然知之甚少。直到上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解读出玛雅遗迹中常见的一个个方块图案,原来是同时可以表音的象形文字,现在他们大概掌握了个玛雅文字,勉强能读出昔日伟大国王的姓名与功绩。

帕伦克博物馆中陈列的玛雅文石碑。

玛雅人善于著书立说,但几乎99%的玛雅古籍,在年被西班牙方济各会神父迭戈·德·兰达付之一炬,因为这些异教的天文、医学、宗教和历史书籍以及雕像,让他感觉无比恼火。焚书坑像的兰达被召回西班牙,象征性地接受了审判,他在自白书《尤卡坦纪事》里,将他所知的古玛雅世界详细描述了一遍。

最终被判无罪的兰达回到尤卡坦担任地区主教,而他的著作成为后世研究玛雅文明最重要的文本。如果当时西班牙人再搞搞公关,将兰达包装成玛雅文明的传播者和保护者,几百年以讹传讹,估计也就乱了真。但殖民者不屑这么干,所以我们有幸得知讽刺而残酷的真相。

从飞机上看距离蒂卡尔最近的城市弗洛雷斯,几十公里外就是昔日的玛雅之心。

通过残存的资料,以及一座座向丛林争夺回来的古城,我们得以窥见玛雅人的真实过往。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这些松散的人紧密联系起来,那就是共同的科学文化成就,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最重要的宗教信仰。

在弗洛雷斯机场的到达区,地面上有巨幅危地马拉的地图,详细标明了重要玛雅遗迹所在位置,大部分集中于东北部的佩滕低地。

玛雅人的祖先,一般被认为是奥尔梅克人,这也是中美洲所有古文明的鼻祖。玛雅人都有夜观天象的本事,造了无数高塔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观测。光历法他们就制定了好几套,除了天的太阳历,每年天的神历(至今危地马拉还有人在用),还有可以准确推算上千万年的长纪年历,天文学上的成就一时无两。此外他们还有很多有趣的发明,比如带跟的凉鞋。

公元前13-前10世纪的奥尔梅克大头雕塑,是奥尔梅克文明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图片来自面包旅行。

玛雅人崇拜多神,万物有灵,最重要的是玉米神,一个长发飘飘如玉米穗的美男纸。遗迹中到处能看到他的形象。因为太喜欢玉米了,家长还会用夹板夹小孩的脑袋,努力长成玉米的形状。

帕伦克博物馆中陈列的国王头像。大长苞谷脸外加斗鸡眼,是玛雅人的审美。

玛雅人会种植橡胶,制作出精巧的橡胶足球。在所有城邦里,除了神庙,足球场是又一标配,从贵族到平民都狂热不已。每逢重要节日更是要踢球庆祝,输了的那队直接宰了祭神——某国足球队很该送去古玛雅集训。

但他们最重要的种植物还是可可豆,在玛雅时代可可豆是硬通货,等同金子使用,土豪的炫富方式就是在宴客时提供无限畅饮巧克力。

墨西哥瓦哈卡阿尔万山上的球场,虽然是萨波特克人建的,但规制和玛雅人的大同小异。球员会在中间长条形的草地上踢球。球虽然是橡胶的,但可是实心的!动作没掌握好,动辄筋断骨折。

玛雅人嗜血,战俘要砍头血祭,国王与贵族参拜神灵要放血,就连普通百姓进趟城,都得献祭几滴鲜血在城门上。在墨西哥的博物馆看到过一幅石雕,一位虔诚的王后正把挂满钉子的草绳塞进嘴里,舌头上汩汩冒出鲜血。失血带来的晕眩感,据说能大大促进与神灵之间的沟通,如果再嗑点迷幻草药,妥妥进入通灵境界。

与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一比,他们的物质享受,的确有点可怜。玛雅人的日常饮食主要是玉米,辣椒,豆子,外加火鸡和偶尔猎到的鹿,实在不行乌龟和鬣蜥也能上桌。以同时代中国唐朝的标准,这样的伙食是要掀桌子的。可直到今天,玉米、辣椒和豆子仍是危地马拉人餐桌上的老三样……

拉丁美洲最不缺的就是玉米,但口感一言难尽。无论墨西哥还是危地马拉,都喜欢在玉米棒子上抹大坨酸奶油、辣椒面和芝士,实在让人接受不能……

煮香蕉和黑豆泥是危地马拉人常吃的食物

2

蒂卡尔的建造者,就是这样一群虔诚又疯狂的人。自然它不是一天建成的,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历经千年。

全盛时期的蒂卡尔,有八座金字塔,围绕着它们是宫殿、球场、市场与生活区,以及广场、蓄水池、蒸汽浴室等公共设施,光中心区占地就有15平方公里,相当于20个北京故宫。

今天残存的金字塔还有6座,从蒂卡尔国家公园大门穿过丛林,步行40分钟,就能来到中心广场,看到最为精美的1号与2号金字塔,一座供奉国王大美洲豹,一座献给他的王后。

站在蒂卡尔2号神庙上望向雄伟的中心广场。遥遥相对的是44米高的1号神庙。

对于当地人,这里大概就是个兼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大公园,人们携家带口自备午餐,女人还穿着高跟鞋,在祖先的伟大遗迹下自由自在吃喝拍照。只有外国人全副户外装备煞有介事。

在2号神庙上留影的危地马拉小姑娘。

坐在中心广场的草地上,我和老沐喝着现买的冰可乐(感谢万恶的旅游业),讨论蒂卡尔的建造难度,远高于埃及金字塔。古埃及人从西奈山取下石材,经河道运往开罗,再使用绳子和木棍,在沙漠中搬运石头,还可以借用牲畜之力。古代蒂卡尔附近虽然也有一条通往加勒比海的河道,但城市一直处在丛林深处,从林中开出一条运输道路简直不可能,更别提中美洲天然匮乏牛、马等大型牲畜,那么聪明的玛雅人,也难为无米之炊,一直发明不出轮子和车。一切工作都只能依靠人海战术,人还吃不好,还得放血……难怪有人宁可相信,这一切都是外星人建的。

1号神庙数不清的石阶。神庙只有国王和祭司可以攀登,有些神庙还设有秘密通道,让国王可以忽然出现在顶端,如天神降临。

只要离开中心广场,游人基本绝踪。就连年历史的5号神庙,蒂卡尔第二高建筑,也只是静静伫立在道路尽头,半天无人问津。丛林里有清晰的道路指示,尽可以随处漫游。有时道路会突然被一座藤蔓环绕的小山坡阻挡,绕过去后发现其实是尚未发掘的建筑遗址。有时密林深处现出一处孤零零的碑铭,如同乍现的幽魂,让人在浮满薄汗的午后通身泛起凉意。

胖胖的5号神庙,高度达到了57米,在蒂卡尔排第二,终日无人问津。

蒂卡尔阴暗的丛林中经常可以看到尚未完全开发出的遗迹。

由于距离赤道很近,蒂卡尔的暮色来得特别迅速,几乎在意识到太阳开始西斜的同时,林子里就暗了下来。我俩都有严重散光,在这种光线里只比瞎子强点儿,老沐打开手电,一心一意找路,我死死盯着那一点亮光,像被催眠了似的,竟然有了些幻觉。我不敢跟他说,只是猛走,怕说出来会吓到自己。

茂密的丛林中很少能看到阳光直射下来。但如果你喜欢动物,徜徉其中绝对很有意思。

蒂卡尔的夜充满了野兽的怒号,即便关紧门窗那声音依然无孔不入,枕边半梦半醒的老沐不忘扫盲:“吼猴而已。”(想重温吼猴惊天地泣鬼神的声线,点这里,耐心下拉一下)

星空下的2号神庙。

直到我们在破晓时分爬上相当于20多层楼高的4号神庙,吼猴依然在卖力地配音。沉沉的声浪中,雨林像幽暗起伏的大海,厚厚的云雾盘踞其上,景色犹如亘古洪荒。在这一切之上,是东方三座金字塔的尖顶,一开始是朦胧的灰紫轮廓,随着一蹦而出的朝阳,立刻变得清晰闪耀,如神迹般让人无法移开视线。此情此景与玛雅时代想必区别不大,就算回到一千年前拉一个蒂卡尔人过来,他肯定也能认出故土吧。

蒂卡尔日出时在氤氲丛林中露头的3号神庙。

3

离开蒂卡尔,我们选择走陆路穿越危地马拉和墨西哥边境,去往玛雅第二大城邦帕伦克。在开头提到的世界强里,帕伦克也有一席之地,排第69位。

在开往墨西哥边境的路上,路过一片彩色墓地。有机会我们会聊一聊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人非常健康有趣的死亡观。

路况比预想中要好很多,从弗洛雷斯出发,大约3个小时后来到了边境。危地马拉的边境检查站是一间简陋的平房,唯一的值班人员客气地给我们护照盖戳,然后示意我们步行过境。烈日下走在没遮没挡的柏油路上,稀里糊涂就到了墨西哥。

眼前是一排气派的边检大楼,有专人指示我们在哪里排队,又在哪里填表。手续都办妥后,所有人排成一排,将背包、行李箱也排成一排,肃穆地等待缉毒犬的检验。这时警察拉开了我的背包罩,往里塞了一包类似毒品的东西,大黑背立即凶猛地扑上去把它叼出来,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警察抬头冲我说了几句西班牙话,我直愣愣站着不知该作何反应,队伍里有会说英语的人小声叫我别害怕,他们只是在测试狗的反应。这时警察示意我们可以走了,我默默扶起背包,擦掉上面的口水……

这张照片是老沐冒险偷拍的。在毒品问题严重的墨西哥和中美地区,陆上国境线无疑是边检最紧张的地方。

帕伦克的兴起晚于蒂卡尔,但几乎与蒂卡尔在同一时间销声匿迹。没有查到资料表明,帕伦克与蒂卡尔曾有过什么具体的往来,这一西一东两大玛雅巨头各自辉煌,冥冥中一起陨落。

7世纪时,帕伦克在国王巴克尔的统治下臻于全盛,今天看到的帕伦克城,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巴克尔的王位传自母亲,帕伦克宫殿里有一幅著名的浮雕,描绘的就是这一场景。

帕伦克著名的碑铭神殿。我之前一直以为是“悲鸣神殿”。这个名字是不是也不错?

历史上帕伦克有过不止一位女性统治者,只要没有生下男性子嗣,女儿就可以继位。玛雅女性的地位不低,妇女可以拥有个人财产,结婚后新人会住在娘家,如果丈夫不好好干活,丈人还可以把他赶走,婚姻不幸福的话双方都可以提出离婚。最狠的是,要是犯了通奸罪,妻子的惩罚是当众羞辱,丈夫则直接处死。

帕伦克遗址博物馆中陈列的巴克尔国王石棺的复制品,棺盖上刻着玛雅文字,据说是描述他作为玉米神重生后,被毒蛇和鬼怪围绕的情景。

与蒂卡尔的霸道蛮荒相比,帕伦克有种阴柔精致的美。这一方面是因为帕伦克身处经济更发达的墨西哥,遗址得到了更多修缮还原,另一方面也是建造者胸中丘壑不同。帕伦克最美的十字神殿群,都出自巴克尔之子强·巴鲁姆二世之手,历经父亲治下的繁荣,这位中年才继位的国王,不喜欢打打杀杀,而是成为富有才华的建筑师。一般玛雅城邦都痴迷于平坦的巨型广场,他却善用天然的地势,营造高低错落、绿意环绕的宁和氛围,几乎可以感受到某种诗意。

穿行在帕伦克错落的遗迹之间,有种身处吴哥窟的错觉。

他修建的太阳神殿,是俯瞰整个帕伦克的最佳地点,顶端的视线并非一览无余,而是经过选择与裁剪的画面,坐在午后背阴的台阶上,眼前的风景可以看上很久。塔顶的神庙中,还保留了一幅吸烟魔王的石雕,让人想起关于这座神殿的著名逸闻:它是强·巴鲁姆二世嗑药嗨了之后的杰作。

帕伦克最美的太阳神殿。

一对坐在太阳神殿上眺望帕伦克宫殿、塔楼的恋人。

论体验,帕伦克不如蒂卡尔。毫无疑问这里接待水平更好,公园大门的守卫也不会举着枪,道路铺上了水泥,游客免进的区域拉着警戒线,因此你也不会有什么敬畏与恐惧,如常参观即可。蒂卡尔能给你一些19世纪探险家的幻觉,帕伦克则完全是一个现代景点了。

对这种斑驳石阶的喜好,是远胜于水泥路的。

游客是多么难满足的一种生物啊!

实用信息

重要的事情说一遍,危地马拉不在南美洲。地理上一般将它划到中美洲,但中美洲其实属于北美洲。

签证

由于危地马拉并未和中国建交。所以不能在中国境内申领签证。在美国申请单次入境的旅游签证比较方便,上网预约(







































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较好
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dt/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