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阿苏卫垃圾焚烧电站施工现场人物素描

在寸土寸金的京城一隅,阿苏卫垃圾焚烧电站建设现场,周边五公里内民房均已拆迁,附近的小汤山镇离现场有些远。为此,北京阿苏卫项目部在现有房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为11户双职工解决了住的问题,于是开启了电建夫妇苦中作乐的“北漂”蜗居生活。

一排集装箱房子就构成了电建夫妻的稀缺空间,原本3月一次的休假很少享用,天早出晚归,共同见证工程从开工到高峰、从高峰到竣工的日日夜夜。

爱情蜗居:闻香识幸福

项目部单身宿舍四张上下铺的架子床便撑满了一个小小的集装箱,每间7人入住,夫妻房的单间待遇在现场显得弥足珍贵:上下铺的架子床拼接起来,或者从二手市场淘来的一张床板,租台冰箱,再添置个电磁炉,便有了些人间烟火,没有丝毫的奢华,只有素净极了的简朴。

即便没有独立卫生间,大部分时间在食堂用餐,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特权”。没有轰轰烈烈的表白,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偶尔抽空做几顿饭食,熬南瓜粥,蒸锅红薯,煲锅靓汤,揽肉臊子,不管是门前路过,还是闻香而来,见者有份,先到先得。要是谁家烧的肉臊子太馋人,无论是夫妻还是单身,便追着香味儿挨家寻找,然后三五成群拿着馒头去夹肉尝尝,这可是限量版的“肉夹馍”,往往来者不拒。牛雷的媳妇于涛丽以前在饭店干过,面食做得超级棒。刚来这儿的时候,每天抽空给食堂厨师教怎么做裤带面。在她的指点下,寒冬腊月这些老陕居然吃上了家乡口味儿的羊肉泡馍,过了一把瘾。

这些成双入对的电建夫妻与冬季旷日持久的雾霾天作战,鼻息里还有身边垃圾山挥之不去的恶臭气味,时间的边界一再被打破,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这些电建夫妇携手并肩在火热的现场冲锋陷阵。

七零后家庭:以心换心和和美美

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阻隔,电建夫妻聚少离多,但一起并肩作战的电建夫妇却很少。黄启民的爱人平日里喜欢看书、听音乐,档案管理井井有条,部门有什么事情都是主动做好。张晓静说:“在家里,什么事情我们都是商量着来。”

说起丈夫黄启民,晓静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老公刚开始接手北京阿苏卫项目部管理工作时,晓静形容道:唉!那可真是茶不思饭不想啊,夜里1、2点都睡不着觉。我就说他,你不吃饭当神仙啊!北京这地方要求多,项目部管理压力很大,后来等一切都步入正轨,他就好多了。

家里两个女儿。晓静的女儿今年大二,记得孩子上高中补课费需要元,黄启民二话不说就付了。黄启民的女儿在河北上艺术高中,虽然家长不在身边,晓静主动把老师的电话要来,经常和学校沟通孩子的情况,时间久了孩子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她说,心里的烦恼得到开解。黄启民工作忙,晓静主动承担了后勤工作,让他安心投入工作。

每天虽然日程安排得很紧,黄启民总是抽空和老娘视频聊聊天。得知婆婆血压高,晓静主动提出给老人做个全面的套餐体检。“一查没什么大毛病,大家的心就放下来了。”晓静笑着说,“一家人相处就是以心换心。”前一阵,得知70岁的婆婆一人在河北老家,担心老人有什么闪失,现场忙碌又离不开,晓静和爱人商量把老人接到现场来,搭个简易床铺,小小的集装箱房里老人和孩子才团聚到一起,共同度过一个月的温馨时光。

看到儿子、儿媳整天加班忙碌,老人帮他俩改善伙食补充营养,和周围的人聊聊天,等孩子下班。老人给邻居说,来这边每天都很充实,早上他们上班了,我可以采采野菜,帮他们做做家务,有时间给孩子多包些饺子冻在冰箱里,啥时候想吃了也方便。这两天,儿媳妇教我学会了发







































白癜风中医
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dt/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