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与台湾当局“断交”,台湾地区所谓“邦交国”减至18个。

而这已经是民进党当局两年内,继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多米尼加之后,失去的第四个所谓“邦交”。

目前联合国里一共有个成员国,湾湾还有18个所谓“邦交国”,从数量上看也是占了约十分之一啊。

然而如果深究就会发现,与台湾当局保持所谓“邦交”的这些国家,风格也非常“突出”。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扒一扒台当局的这些“友邦”。

欧洲仅剩一国

艾史瓦帝尼(暂)是台当局在非洲现在唯一的所谓“友邦”了,这个国家很有讲头。

该国之前的国名为斯威士兰(Swaziland),与欧洲国家瑞士(Switzerland)十分接近。

可惜与举世闻名的发达国家瑞士截然相反,该国至今仍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感染艾滋病,人均寿命仅58岁。

蔡英文于今年四月出访斯威士兰

在上个月,也就是蔡英文访问之际,该国国王正式宣布更改国名为“eSwatini”,读音大致是艾史瓦帝尼。

至于原因,国王姆斯瓦蒂三世表示,“斯威士兰”是英国殖民者强加于该国的名字,他们需要抹掉帝国主义的痕迹,实现真正的独立,遂改名艾史瓦帝尼。

截至目前,我国外交部网站上只修改了该国英文名称,中文名称仍保持斯威士兰不变。

所以在昨天布基纳法索政府发表声明同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之后,我们的外交部对此表显示了赞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我们欢迎布基纳法索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早日加入中非友好合作大家庭。”

我国今年九月将在北京举办中非合作论坛,这一目标很有可能在那时就完全实现,相信中国会协助布国走出极端贫困。

南太平洋的袖珍国家

台湾地区的“使馆特区”建筑

南太平洋,即澳洲和印尼以西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国家都是一些非常小的岛国。

对于小橘子来说,可能唯二的印象是局座给大家讲过的美日太平洋战争主战场以及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之地。

以上6个国家,人口为9千至60万不等,这些国家因为远离国际贸易体系,无法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经济相当薄弱。

至于为什么南太平洋这些国家仍然与台湾当局保持所谓“外交”关系?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防和财政往往需要依赖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三个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日本的协助。

而在美国及其盟友的控制下,这些国家基本上无法实现自主的外交行动。

加勒比海及中南美地区

台湾当局另外一块主要的所谓“邦交”聚集地便是美国的后院——加勒比海及中南美地区。

加勒比海地区内主要是迷你岛国

目前与台当局“建交”的加勒比海地区国家有:

海地(8层),圣基茨和尼维斯(5层),圣卢西亚(台北某建筑24楼室),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无办事处)。

加勒比海各国的国情基本上是多岛一国或者一岛一国,例如圣基茨和尼维斯就是两座岛的名字,这两座岛便组成了这个国家,圣卢西亚直接就是一座岛的名字。

中南美的国家有:巴拉圭(7层),伯利兹(11层),萨尔瓦多(2层),危地马拉(2层),洪都拉斯(9层),尼加拉瓜(3层)。

这一地区的国家各方面实力要强于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国,外交的自主性相应地也高出一些。

近年来巴拿马、多米尼加已经先后主动与我国建交。

巴拿马与我国建交

多米尼加与我国建交

美国在中南美和加勒比海的超强影响力决定了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深受美国的控制,因此至今还有一些国家仍不能选择与我国正式建交。

最后一个台湾拽得紧紧的所谓“友邦”在欧洲方向。

肯定都听说过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该国是天主教的中心,至今与台当局建立所谓“外交”关系,并且对西方世界,尤其是拉丁美洲有相当的影响力。

甚至在前天,也就是23日,梵蒂冈仍继续强调会保持其与台湾当局的关系。梵蒂冈教皇甚至有可能明年出访台湾地区。

最后,我们不妨再把视野拉回国际棋局的主要玩家中。

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频频,后果是美国的传统欧洲盟友在向中俄靠近。

德国总理默克尔刚刚结束对莫斯科的访问便来到中国,而美国所谓印太战略中的盟友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也主动开始着手改善对华关系。

全球大态势都是在远离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偏偏只有台湾当局逆历史的潮流而行,妄图强调与美国的关系,这必然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来源:局座召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jd/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