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游园不值唐

应yīnɡ怜lián屐jī齿chǐ印yìn苍cānɡ苔tái,

小xiǎo扣kòu柴chái扉fēi久jiǔ不bù开kāi。

春chūn色sè满mǎn园yuán关ɡuān不bù住zhù,

一yī枝zhī红hónɡ杏xìnɡ出chū墙qiánɡ来lái。

?诗意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赏析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创作背景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

01《汉乐府·江南》赏析

0《敕勒歌》赏析

03《长歌行》赏析

04《咏鹅》赏析

06《咏柳》赏析

07《回乡偶书》赏析

09《登鹳雀楼》赏析

11《出塞》赏析

1《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13《鹿柴》赏析

14《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16《静夜思》赏析

17《望庐山瀑布》赏析

18《赠汪伦》赏析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0《早发白帝城》赏析

1《望天门山》赏析

《别董大》赏析

3《小池》赏析

4《春夜喜雨》赏析

5《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6《枫桥夜泊》赏析

7《滁州西涧》赏析

8《江雪》赏析

9《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赏析

30《寻隐者不遇》赏析

31《山行》赏析

3《泊船瓜洲》赏析

33《蜂》赏析

34《江上渔者》赏析

35《元日》赏析

36《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37《惠崇春江晚景》赏析

38《题西林壁》赏析

39《夏日绝句》赏析

40《三衢道中》赏析

41《示儿》赏析

4《春日》赏析

43《观书有感》赏析

44《题临安邸》赏析

《中国诗词大会》里也曾说过,“读古文和不古文的孩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面貌。”就像前段时间的疫情,表达支持和援助,有人会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而不懂文化的人,只能说:“加油”。不读古文的孩子,眼里的清晨只是清晨;而精通古文的孩子,清晨可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也可以是“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可以说肚子里有墨水的人,一开口就已经赢了。根据教育部规定,自年秋季开学起,全国中小学全面启用语文统编版教材。新版“部编本”教材最引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jd/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