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耕田水到渠成/

没有可怕的深度

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图片来自花瓣网侵删

Hello,同学们!前几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如果将这份报告中所涉及的数据适当的写到你的考卷中,会有加分的奇效哦~因此,小田心将这份报告中的重要数据和要点进行了整理归纳,相信通过阅读学习这篇推文以后,你能收获满满的“答题论据”,并且学会如何将报告中的知识点在考场上运用自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r,简称CNNIC)于年6月3日组建,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职责。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始于年11月,是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权威的互联网发展数据的报告之一。

CNNIC于年11月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重点概览

一核心数据总览

1.截至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年12月增长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65.6%)6个百分点。

2.截至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较年12月增长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25.6%,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4.6%、30.8%和24.9%。

3.截至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较年12月提升3.3个百分点,城乡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缩小至19.1个百分点。

4.截至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9.83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97.3%。

5.截至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0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75.2%。

6.截至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12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80.3%。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亿元,增长18.7%。

7.截至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87.8%。

8.截至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同比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63.1%。

9.截至年6月,我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达3.81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37.7%。

10.截至年6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39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23.7%。

11.截至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25亿,较年12月减少万,占网民整体的32.1%。

12.截至年6月,我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96.1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城市、95%以上的县域地区、35%的乡镇地区。5G终端连接数达3.65亿户。

13.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14.截至年6月,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0%,较年6月增长5.2个百分点。

田心说

小田心为大家整理出了CNNIC第48次报告中较为重要的数据,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作为未来回答问题的“数据论据”积累下来。时间紧张的同学可以选择背诵“截至xxx,xxx达到了xxx”部分,关于对比增长部分,可以不记忆。

二互联网络发展趋势特点

(一)全球最大信息通信网络夯实数字新基建

上半年,数字新基建领域的基础不断夯实。一是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

二是我国5G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大领先。截至年6月,我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96.1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城市、95%以上的县域地区、35%的乡镇地区。截至年5月,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8%,位列全球首位;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个,5G正快速融入千行百业、呈现千姿百态,已形成系统领先优势。

三是工业互联网“综合性+特色性+专业性”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二)信息产业技术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三)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我国各传统产业纷纷利用新技术进行全方位改造,实现了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数字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年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14亿户,其中,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65亿户,较年12月增加1.66亿户。

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消费领域,网络零售成为消费新引擎,上半年交易规模达6.11万亿元,同比增长23.2%;移动支付蓬勃发展,撬动餐饮、外卖、旅游等多个线下服务场景。工业制造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形成;智慧工厂、数字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新模式持续升级,不断释放出更大的产业活力。

田心说

这部分主要讲解了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内容,数字经济是今年的热点名词,其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扩大消费中都发挥了科技先导、技术支撑、模式升级的作用,是各行业协同发展的纽带,大家需要对其进行掌握。

(四)数字消费积累隐性价值释放社会红利

数字消费将线下消费与线上消费、实体消费与虚拟消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有机融合,形成了新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加速渗透,数字化产品持续开拓,为数字消费者随时随地、随需随用地接入互联网提供便利,也促进了数字消费机遇叠加、优势凸显。

另一方面,数字消费的海量隐性价值正逐步积累并释放巨大社会福利,数字消费通过深入广大消费者中,逐渐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产生重要影响。

1.即时通信

截至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9.83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97.3%。

.6-.6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在个人端,随着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增长乏力,厂商更加重视利用小程序、视频号等功能提升存量用户的变现能力。

一是即时通信用户规模面临增长瓶颈。二是小程序与广告业务的协同作用开始体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ms/1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