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蹊闻全国防灾日汶川地震11周年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一周蹊闻”为地理蹊新推出的栏目,定在每周日推出,精选一周内与地理有关的各主要综合新闻、天气新闻等,在浏览新闻要点的同时也希望能将更多的地理知识传播出去。 第一期时间段为:5.06—5.12。 1 5、12第11个全国防灾日——汶川11周年 今天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日。台风、暴雨、洪水、地震等都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后,能第一时间展开救援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今天也是汶川5.12地震11周年。 知识回顾 1、地震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应力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构造地震,约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释放能量约占地震总能量的99%。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地震。 《中国国家地理》年02月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震级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 超微震,小于1级,人们不能感觉;微震,1-3级,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所以小于3级的也称之为无感地震;小震,3-4.5级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震,4.5-6级,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6级以上又可分为强震,大地震,特大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在地震研究中,衡量一场地震的破坏程度有两个指标,一是震级,表示的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不过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地震科学家又提出了另一个指标——地震烈度,并将地震烈度分为了十二个等级。 2、世界地震带与中国地震带分布 点击看高清大图 经科学研究,全球主要的地震带有三个,分别是 ■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百分之八十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我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全长两万多千米,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百分之十五。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很不幸,中国就位于世界上最活跃的两个地震带之间,甚至有些地区还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 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第四纪构造活动十分强烈。结果就是那些与地震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活动断层(迄今12万年以来曾有活动的断层)遍布了华夏大地。 ▲中国及周边地震构造图。资料来源: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点击看高清大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活动断层基本分布在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台湾地区、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等区域,六级以上地震也与这些断层线如影随行。不过除了这些地震高发区域,我们还发现有几个区域活动断层分布较少,也罕见六级以上地震。分别是在: ■东北地区,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7.3级的海城地震。 ■华南除东南沿海较高的地震活动水平与台湾板块边界活动构造带的影响有关之外,没有大震发生,即使6级左右的强震也少见。 ■华北地区的鄂尔多斯地块内部构造稳定,其地震活动也很微弱。 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由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布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处,是北川灾区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堰塞湖。(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4分)(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向左滑动找答案 (1)崩塌、滑坡或泥石流(2分)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2分) (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任答三点,6分) 2 大江南北,杨柳絮飘飞 柳絮漫天如飞雪 春末,大江南北,大多会遇到柳絮纷飞,特别是北方,城市瞬间进入漫天白毛的时节。 这恼人的白毛就是杨絮和柳絮,注意它们不是花,它们是杨树和柳树的种子,杨树分为雌雄株,但会飘絮的树是雌株。雌株的花成熟后结了果实,果实外面包裹着白色的绒毛,等到发育成熟后,果实的皮会逐渐裂开,柳树的情况也很类似。 杨絮中的黑色颗粒,就是杨树的种子 风一吹就使这些白毛状的种子便漫天飞。所以这些天空中飘起的白毛毛,是杨柳科植物为了更好的繁殖在借助风力传播它们的种子。 知识回顾 1、杨柳絮对日常生活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它们钻进人们的眼睛、鼻孔、耳朵中,诱发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交通:它们似乎无所不在,让天地变得白茫茫,遮挡人们的视线,增加交通事故的隐患。 环卫:落于地面的白色飞絮,就像雪花一样,在地面上辅了薄薄的一层,需要及时的清理地面的积絮,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自然灾害:除了北方暮春少雨干旱,一地白絮也极易引发火灾,防止火灾或因风吹引起二次飘絮污染。 2、杨、柳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在北方分布较广。目前控制杨柳飞絮的办法,最主要是减少和控制园林绿化行道树种中杨树与柳树的雌株,及时修剪雌株枝条、增加园林树种多样性等多种方式。之所以没有砍除,是因为它们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乡土树种,生长迅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强,加之易于繁殖和养护成本较低,是北方最为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 3、为什么南方少?是因为南方此时已经进入雨季,而我国北方尚未进入雨季,气候干燥。絮毛遇到雨水,变重,风难以吹起,所以这些“白毛”最怕雨水。(北京通州春季会考)“二月灰霾、三月风沙、四月柳絮、五月杨树毛儿”是北京春季常见的地理现象,下图为“不同性质气团运动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四种气团运动情况中,最有可能引发北京三月风沙天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柳树吐絮、杨树飞毛”,说明柳树和杨树原产地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向左滑动找答案 BB8.北京的三月多冷气团活动,且冷气团势力较强,易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会形成大风天气,如果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则不会形成降水,强对流空气会卷起沙尘,带来大风沙暴天气。故答案选B项。 9.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和分布。四月柳树吐絮,五月杨树飞毛的现象说明春季柳树和杨树发芽出嫩叶,意味着这两种植物均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其原产地的自然带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选B。 3 袁隆平青岛海水稻种植将超1万亩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选育培植的耐盐碱水稻在山东青岛等六个试验基地开始春播育秧,预计今年的种植规模将超一万亩。 耐盐碱水稻的种植,对提高粮食总产,保证口粮安全具有积极作用,但培育优质高产的品种却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种植耐盐碱水稻,长远的意义还在于改良盐碱地。 知识回顾 1、海水稻 “海水稻”并不是直接用海水浇灌生长的水稻,而是种植在海边滩涂上的水稻,相比于普通水稻,这种水稻更耐盐碱,海水稻的特点:抗盐碱,抗涝,不需施肥、锄草(或无病虫害)。大力种植海水稻解决了我国粮食问题,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以改造盐碱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缓解我国耕地用地紧张的状况。 2、滩涂 一些沿海滩涂可以试种海水稻。滩涂一般指沿海滩涂,是沿海平均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潮浸地带。围垦是指在滩涂将涨落潮位差大的地段筑堤拦海,防止潮汐浸渍并将堤内海水排出,造成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工程。围垦后的滩涂都是盐碱地,改造成耕地,需要大量的淡水经过多年冲洗才可用于种植。研究发现,围堰合拢10年后,堤外新淤面积相当于原来的围垦面积。 但对沿海地区,不能过度围垦,否则易破坏滩涂生态环境;海域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淤积,影响港口功能等。 3、盐碱地 (1)形成盐碱地的条件: 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 另一个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水蒸发后,盐分便留了下来;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排水不畅,则洼地水分蒸发后,留下盐分,即形成盐碱地。 2.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水盐运动 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 3、土壤盐碱化的不利影响 ①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②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4、华北平原盐碱地广布的原因及治理 使土壤脱盐是治理盐碱地的关键;治理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是调控水盐运动的基本方法。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包括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措施)、农业改良措施(包括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包括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包括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年3月河南百校联盟)年10月12日上午,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李沧区签约落户,青岛的“盐碱地”也可变身“良田”了。所谓耐盐碱高产水稻(简称“海水稻”),就是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在盐度不低于1%的海水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亩产公斤左右,4月播种,秋天收获。 目前来看,我国内陆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下图为我国盐碱地在耕地占比分布图。 (1)分析A.地盐碱地面积较大及B地没有盐碱地的原因。(8分) (2)推测海水稻生长特性,并简述我国栽种和推广海水稻的优势条件。(8分) (3)有人认为在沿海地区不应大力发展海水稻,请说明理由。(8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1)A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地表蒸发旺盛,盐分易随地下水上升到地表,形成盐碱化,加上不合理的引水灌溉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导致地下盐分的上移,加剧了盐碱化。(4分) B地:位于山东丘陵,地势较高,地下水水位深,盐分不易上移,加上降水较多,对地表盐分淋洗作用强,盐碱化不易发生。(4分) (2)特性:抗盐碱、抗涝;不需施肥、锄草(或无病虫害)。(2分) 优势条件:盐碱地和近海滩涂面积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粮食需求量大;技术条件有保障;大面积的季风气候区,夏半年气温较高,适宜推广海水稻。(答出三点,6分) (3)盐碱地种植水稻,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破坏滩涂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海域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淤积,影响港口功能;影响海洋渔业发展。(8分)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参考自中国天气、科普中国、人民日报、中国国家地理、地图会说话等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qz/6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地理摄影大赛揭榜,如此魔幻的
- 下一篇文章: 华侨城首超环球影城跃居世界第三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