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经验说系列之开篇入门易做好难
作者简介Lilian,TestBird自动化测试高级专家,16年测试工作经验,主持过多个产品的测试验证、测试技术能力的规划和实施落地。主导多项测试技术:组件测试、敏捷测试、测试能力提升、测试评估的方案和成功落地。擅长测试分析设计、测试管理、敏捷测试、探索性测试、基于模型的测试、测试过程改进、缺陷根因分析、测试评估等。曾经是经过世界强16年锻造的老员工,从对测试的一无所知、抵触,到理解测试、喜欢测试。现把这些年的经历、想法、实践,对测试的理解,以测试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及实践方案为主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内容包括测试技术基础知识,测试分析设计方法,缺陷分析,测试策略,测试管理等。先分享下我个人十几年来对测试的几点理解:1.测试入门容易,做好不易,测试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刚入职时我和其它同事一样对测试比较抵触,认为测试没有技术含量,就是机械重复执行用例,发现bug。的确,相比开发,测试上手更快,工作很容易开展起来,但很快就发现测试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开发的内容是固定的,而测试的内容是无边界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要求的,如何在庞大的系统中发现关键缺陷?如何确认你发现的就是真正的缺陷?如何提升测试效率?如何自动化降低重复性工作?如何保证测试质量?如何快速的给出测试评估以决策版本能不能上网?如何通过测试的创新影响产品的创新?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具有挑战性,需要高智力才能做好。2.测试的关键技术需要长期实践和积累做好测试不容易,但也不要怕,诚如老子在《道经》首句所言:“道可道,非常道。”测试作为任何软件都必须履行的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并非深不可测,是完全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掌握的。但也千万不可轻视它。我在给新员工做测试培训时,经常会让大家做一个“带广告图案的一次性纸杯”的自测试,考虑的维度会有哪些?如何测试?第一次大家考虑的维度非常有限,学员间的碰撞启发较小。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再次进行测试,大家思考的维度,考虑的方面相对就很完善了。测试分析、设计、执行、缺陷分析、评估、策略、自动化、代码审查等测试技术是测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需要不断学习、实践、总结长期积累。国外的很多测试专家都有10-20年的测试经验,他们真心喜欢测试,成为受人尊敬的测试大师。3.好的测试要从测试视角,影响产品的创新,推动产品的创新如谷歌的反垃圾网站联盟:搜索引擎将用户引领至低质量、有诈骗性质、带有病毒的网站,是对用户体验的很大伤害。对此,谷歌专门设立过一套系统与评测机制来准确标注问题网站,还为“评价者”设立了careerpath。工作被外包给大量普通网民,对欧美互联网领域形成了很高的影响力。测试的创新可体现在工具上,也体现在工程上。工具是工程想法的载体,经历过存量产品替换恐惧的测试经理,知道用例资产、用例管理工具、用例自动化体系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测试的创新体现在各种层次,以各种方式体现,一个良好的环境设计和测试规程设计,也能将测试效率提升几倍。测试的创新更体现在对研发能力整合的贡献上,最典型的就是测试平台,测试平台整合了各种工具和能力,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能极大提升效率解放人力,为产品的持续交付提供保障。一个好的测试平台一定是具备这样的能力,鉴于此,目前国内好的测试平台也是屈指可数的。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期我将分享如何做好测试的充分性等问题,欢迎交流对测试的理解和感悟!Lilian接下来会不定期以“问题为主线”分享测试经验。下期预告▼《如何评估测试的充分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长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dt/13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女子吐槽沪上阿姨一杯白开水卖10元,沪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