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重要长文脱水版,5分钟读完

◎智谷趋势研究中心︱严九元

1中美会否开战,取决于美国底线

中美在南海开战的可能性有多大?5月25日,《环球时报》发表评论称:

两国在战略上无法释怀,美军在战术上逐渐制造两军摩擦的临界点,除非中国无限退让,否则这种趋势的结果将是危险的。中国不可能无限退让。 

中国最重要的底线显然是要把岛礁建设继续下去,直到它们完工。如果美国的底线就是中国必须停工,那么中美南海一战将无可避免,而且冲突的烈度会高于人们通常理解的“摩擦”。

2牛市见顶的5个经典预兆

今天沪指收盘报.27点,跌幅为6.50%;沪深两市超只股票下跌,股跌停。牛市要结束了吗?搜狐财经罗列了5个经典的牛市见顶标志:

1、成交量先于大盘见顶

一般来说,指数的上涨必然会伴随着量的增加,这才是正常的,当只增价格不增量时,这个价格的上涨也很难维持,这个时候要小心。

2.股票新增开户数早于大盘见顶

专家分析说,新增开户数与股指涨跌关联度超70%。

两市新增A股账户数此前连续三周回落。

3.货币政策,由宽松进入收紧

提高准备金率、加息,收紧银根,这些就是股市见顶的征兆。

4.房地产的投资增加,房价猛涨

在国内吸收货币的两大海绵,一是房地产,一是股市,两者关系此消彼长。中国股市、楼市呈现明显的“跷跷板”现象。

5.国家权威媒体警示股市泡沫时,我们就要警惕了

《人民日报》、新华社和《新闻联播》是投资者揣摩政策导向的重要工具。在不少资深人士眼里,《新闻联播》已成A股的“投资研报”,而且不少时候相当靠谱。

3假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当中国央行行长

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凤凰网《大参考》采访,记者问他:“假设你是中国央行的行长,那么未来一到两年,你会采取哪些货币政策呢?”他这么说:

首先,我要说明货币政策只是金融工具之一,还有配套的财政政策也非常重要。假设我是中国央行行长,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信贷风险。过去数年,中国积累了大量信贷,甚至可以叫“信贷泡沫”,这是因为中国通过巨额信贷扩张来刺激经济。

作为央行行长,我会跟政府说,你让我做得太多了,以至于让经济处于巨大风险之中。所以我的建议是,降低用于房地产等项目的信贷比率,增加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财政投入,这才是长久之计。

4经济“福祉”大比拼,中国排第几?

将经济快速增长转化为整体经济“福祉”,对一个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日发布《年可持续经济发展评估报告》,考察GDP、健康、教育等指标,对全球各国的经济“福祉”进行排名,结果发现:

1.中国在个经济体中仅排名第76位,这主要是因为它在经济稳定性、收入平等度、治理和环境4项单独指标上低于平均线。这说明中国中高速的经济增长未能同等程度地改善收入平等度、社会治理质量和环境。

2.在所有经济体中,中国的环境得分最低。

3.报告预计印度今年经济增速超中国,但在经济“福祉”排名中仅列第位,落后于危地马拉、加纳等国家,主要是受环境、经济稳定性和就业等指标的拖累。

4.第一名是挪威,前十名中有5个是北欧国家,而新加坡是唯一的非欧洲国家。

5中国驻英大使为“一带一路”辩护

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引起部分西方国家的警惕和忧虑,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从经济私利出发,向外转移国内过剩产能。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金融时报》撰稿反驳:

如果个别国家在21世纪的今天还迷恋地缘政治,我想提醒他们注意另一位权威战略家、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的观点。虽然他在上世纪90年代将世界比作一张大棋盘,认为亚欧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中心,但他也作了一个有趣的预言:“旨在更直接联结欧亚大陆东西最富裕、最勤劳两端的运输网必将出现。”

“一带一路”已远远超越布热津斯基的预言,它不仅将打造欧亚间的“运输网”,实现更紧密连接,而且将使整个欧亚大陆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决策者的首席趋势顾问

“十大最具影响力财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dt/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