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回首。

年,已是30年前了。每到年关,我们不免都会想起很多过往。怀旧的文章一抓一大把,然而究竟那一年发生了什么,有谁能记清?

还真有,因为我们有《北京晚报》。事大事小,未必与你我有啥直接关系;然而晚报上的点滴,确实是我们都经历过的。

信息量巨大,您坐稳。咱不多写那些怀旧的屁呲话,写出来的都是有据可查的。

闲言少叙。还是先简单说说那年的国际大事,让您垫垫胃口。

北京亚运会肯定是最值得纪念的事情。这届亚运会是北京第一次举办国际级别的运动会,更是北京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每天的北京晚报上,都有与之有关的消息,小到捐款集资,大到市政设施。为此北京市领导强调:亚运会集资,不许摊派。

证章厂推出纪念章,也就是胸针;火柴厂发行纪念版火柴盒;崔健办集资演唱会;吉林的冰箱厂都捐来台;医院为迎亚运义诊;百万人上街签名。

沂蒙山区26岁山东青年李贵兴,他步行17天从家来到北京给亚运会捐款元,一路上馒头咸菜,不住店。

类似的事情太多啦,咱实在说不完。

北京亚运会会徽。

其中捐款最多的个体户梁亚权捐了10万,后来我曾找到梁先生,有兴趣的朋友请移步寻访京城第一位个体出租车司机。

苏联解体这样的话题,在那个时候的北京街头巷尾,也是最热的谈资之一。

年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马特乌斯带领的联邦德国队决赛战胜马拉多纳代领的阿根廷。

可惜当年我还小,对足球的兴趣也一般。倒是伊拉克出兵科威特的海湾战争,让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当年我上小学一年级,中午回到姥姥家吃饭看电视,大约12点15分,中央台会播出动画片。各位,那真是天赐的下饭菜,要知道那个年代,除了黄金时间,仅有那几个电视台大都会在这种时候播放“讲课”类节目。

然而就在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居然插播了海湾战争的新闻!

虽然……但新一年开头还是挺热闹的。咱老北京的钟楼,从这年春节开始恢复了敲钟的传统。龙潭湖庙会上第一次有了飞艇,也就是热气球嘛。各位记得不,那些年咱北京曾经特别流行这东西,我印象里直到90年代后期,商场超市开业,也都会找来热气球悬挂条幅。

这东西大概是氢气球或者氦气球吧,只是我们习惯叫它热气球。

年初正阳门箭楼也开放旅游了,注意啊,并不是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乃是年就开放旅游的。不久东便门角楼也开放了。没有了城墙,也只剩下这点儿地方,可惜社会都在市场经济带来的浪潮中翻涌,想得到旅游换钱,怕是想不到古城与文物。

北京市旅游局也在这一年开通了旅游投诉热线电话。

如果您觉得这些东西还是离您有点儿远嘛,那就说点儿您印象更深刻的。

“我是你爸,多么伟大,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全北京的小孩都在唱这个。《人在旅途》播出了。

同年的电视剧,还有《庭院深深》,也不记得内容,却记得“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地离愁,已随风而逝……”很多年之后想起来歌词还是写得不错呢。还有《情义无价》也是这一年播出的。

新加坡电视剧,人在旅途。图片来自网络。

蔡志忠漫画也在这一年的一些学校里颇为流行,港台热持续中,北京人发现,电视广告里都是南方腔儿,听着挺洋气。

国产剧也不错,陈道明版《围城》这一年播出。可惜呀可惜,说起这一年的国产剧,它得给《渴望》让路。

《渴望》那可真是全城老百姓上班时候聊天的话题,我印象里就没见过一个女性不是哭着看的。然而《渴望》的价值观,后来我总觉得有些问题,以前也写过,有兴趣的朋友移步《渴望》里的刘慧芳简直是个混蛋。

渴望。

另一个经典《成长的烦恼》,也在这一年十月的北京电视台开播。咱们看到了不少进口电视剧了,可当时我没有印象,也许当时咱们还不太懂得人家那种幽默吧。

然而更贴近我们生活的电视剧,当属《十六岁的花季》。“你以为这是故事?那么你错了。你以为这是生活?那么我错了。这是综合成百上千个十六岁孩子的经历,编织的一曲歌,一首诗,一个梦。十六岁的歌,委婉动听,未必上口;十六岁的诗,热烈奔放,未必押韵;十六岁的梦,纯洁真实,未必成功。难怪诗人席慕蓉无限留恋地说过:“十六岁的花,只开一季”。但是,朋友,只要你拥有过十六岁,你就拥有过一份和太阳一样滚烫,一样血红的青春。”

十六岁的花季。

天文馆从这一年正式开始了人造星空的表演。咱北京孩子得天独厚的优势。

穿

这一年青春的印记,还体现在人们的脚上。北京曾经最受欢迎的“鞋城”,位于西单的“特别特”,是在这一年六月开业的。休闲鞋这个概念开始出现,现在绝大多数的非正装鞋大概都可以称作休闲鞋,然而当年嘛,大家恐怕对“休闲”没什么概念,年初最受欢迎的服装,还得是咱自己织的毛衣,因为北京毛衣针厂的生意还非常火爆呢。自己动手,便宜舒服。

说到自己动手,还得说挂历折钱包。当年咱不知道皮包有多时尚,反正拿出来最时尚的的,绝对是自己用挂历折的。也正是在这一年,这种做法开始流行。现在想起来,除了便宜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挂历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晚报上的文章。其实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西服自从改革开放便开始流行,当然得配衬衫——还是因为没有“休闲”的概念,咱现在说休闲西服,那穿起来很随便,套个啥都行;可是那时候穿西服既然追求那洋劲儿,当然得配衬衫。于是太空棉衬衫很好的解决了冬季保暖的问题。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那材料,现在想起来,两层人造棉夹上一层铝箔一样的金属,这是衣服还是锅炉啊,穿着能舒服吗?

而到了夏天嘛,则是文化衫的天下了。也不知道它有啥“文化”,反正印着奇奇怪怪的东西,晚报的文章便有所批驳,现在看起来倒也没必要。我记得,当年表叔来家里,穿着一件“我吃苹果你吃皮”,有啥意思?不知道,反正我特别喜欢那件大背心儿,后来表叔就留给我了,可能现在还在爹妈家衣柜里呢。

电影顽主里面,主人公穿着文化衫。但这个电影是年的。

大概也算是一种追求个性、自由,却又不知道如何表现出这种追求吧。

但也有正常的审美,比如丝袜。丝袜其实不是啥新鲜东西,但真正流行起来,是从这一年的秋天。晚报记者吴汾写到,从此时开始,人们开始接触到丝袜薄厚D值的概念。

到了年底,丝巾也开始流行了。

对于北京人来说,菠萝算不上太新鲜的水果,但这一年的京城年度水果当属它,因为……并不是吃,而是叠。

一分钱纸币,大约张,可以叠一个菠萝,不知道为什么,就特别流行,家家都有。

生活进步中,孩子的吃喝水平提高,那绝对是最明显的。先说婴儿,中山公园里面开展了全国第一个母乳喂养宣传日。为啥不用母乳?无非是麻烦,既然买得起牛奶、奶粉,费那事情干嘛;所谓的提高,就是在不断博弈中找到最好的方法,它不一定最贵。

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喝上果珍了。说起它我倒也能想到很多山寨品,在果珍两个字的偏旁部首上下功夫,包装都是那个绿色玻璃杯。高乐高也来了,直到现在很多朋友还很怀念那个味道呢。跳跳糖、大大泡泡糖都是在这一年走到了孩子们的兜里,现在想想真幸福。

顶好油也在这一年迎来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广告里面,两口子恩爱地吃饭,那么平凡的场景却非常温馨,让人印象深刻。

话说买油盐酱醋,虽然当时有超市,但很多时候都是小贩推着平板三轮走街串巷,听到吆喝的居民们便出来用空瓶换。以往换几瓶啤酒,从这一年开始,已有大量市民整箱换啤酒汽水。

不愿意在家吃喝,那就出去呗。粤菜馆在这一年开始流行。咱北京人吃惯了山东味儿,油大盐大,刚开始吃鲜味的粤菜的时候,嘿嘿,很大程度上也是装逼,不一定觉得它真好吃吧。

这么多好吃的,很自然的,罐头食品从这一年开始滞销。多年以来,罐头食品加工后品相好,易于保存,曾经被认为“高档”。但毕竟不是“新鲜”的,现在我们都明白,所谓的好食材,除了极个别比如腌制的之外,“鲜”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吃药也得算吃吧?经典感冒药“康泰克”在这一年来到了人们身边。至今他都是最常用的感冒药,解表效果一流。

穿得好了,吃得好了,家里也有钱折腾折腾了。但是,没地方。住房紧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怎么办?

菊儿胡同危改开始,模式叫做“旧房改造合作社”,具体的咱也搞不懂,反正,不再是过去纯粹政府、单位掏钱盖房了。而且菊儿胡同效果还不错,后来还得了建筑奖;东南园小区也建成了,就在琉璃厂,这个我去过,三层小楼,虽然谈不上符合北京文化味道,但也挺有时代特色,当时副市长张百发还去了。

东南园小区。拍摄于8年。

北京地区首次对外开放了房地产业市场。类似的开放,在年前后出现过多次,可能程度、政策都不同,咱不展开了。房地产的改革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一直都在慢慢往前走。

往前走,就那条破旧的马路,走得动吗?修路吧。

于是,西厢工程开工了,主要是从菜户营到天宁寺这一段。咱北京的二环路,北段早就有了立交桥,西直门桥啥的更是历史悠久,其他的地方或多或少沾了亚运会在北城开办的光。南城就惨了,动手最晚。

此时的北城呢,安定门外的蒋宅口,已经修建了第一座环形过街天桥。瞧瞧这差距。

但最热闹的还是东边,国贸全面开业,京广中心通过验收,贵友商场开业。西北边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也形成了,其实啊,人们也并不清楚电脑究竟是个啥。

西边也有点儿热闹,除了长安商场开业,还有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天外天开业了。那个位于地下的小批——额,应该叫“小商品”,当年北京人不怎么说“小批”这个词——吸引着北京人的视线,似乎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人们就忘记了还有产品质量的问题。也不怪它,当年大商场里的东西,也有不少假冒伪劣呢。

这几十年里,小批来了又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告别天意。

假冒伪劣多起来,又不光是商品。街头乞丐多了,晚报记者采访发现,这里面居然也有不少假冒伪劣——人家是职业乞丐。要知道在年4月,北京南站一夜就收容盲流人。

这一年,“盲道”的概念,出现在晚报介绍日本道路的科普文章中。

用,也得说,用得起、用得着。那大家都用不着,却又不得不说的——笔记本电脑,那时候叫“便携式计算机”,还是,有了广告。同一年,日本的富士通推出了“电脑病毒疫苗”,大概应该是防火墙之类的东西?

便携式计算机,。

神功元气袋,这一年出现了。这也算得上是曾经火爆一时的东西,恐怕每个家庭都会有人用过它。我记得那就是一个散着中药味儿的布腰带,中间有一个布鞋底子般的厚片儿。直到现在这个品牌还在,淘宝上还能买到呢。

神功元气袋。要是起名是不是更火?呵呵。

化妆品牌一直在跟进。迪奥的香水广告出现在晚报上,欧莱雅当时译作“莱莉雅”正在和北京日化四厂合作生产香波——哎现在好像也没人用“香波”这个词了。别看洗头水高级了,其实洗澡一直是难事儿,全北京的浴池都在超负荷运转,全市44家澡堂子,其中5家算是高档,每天一共接待5万人。著名的虎坊路浴池,每天接待超过人次。

迪奥在晚报上的广告。有一些进口品牌,最初的广告都是打击侵权的内容。

自己家要是有个卫生间就能洗澡,就是刷厕所麻烦。没关系,“少抽两盒万宝路,一年不用刷厕所”,代劳力来了。这个经典广告播了也没多久,原因可想而知——人家万宝路招谁惹谁了?

其实啊,生活中的很多小办法,并不需要花什么钱就能巧妙解决。如果您不知道,没有关系,这一年北京晚报开办了一个栏目——《生活中来》。在咱京城提晚报,恐怕《生活中来》得成为排名前五的关键词吧?那年头,数不清的家庭为了它都有了剪报的习惯。

生活中来。其实很多需求,如今都已被成熟产品解决。

除了给您出主意,也得听您反映生活中的麻烦。晚报在这一年开通了新闻热线。电话正在普及的年代嘛。医院开通了电话挂号业务,这是我这儿有据可查的第一医院。可惜,挂号难的问题到现在也没彻底解决,主要是供需矛盾一直存在。

哎,说到电话,这一年还一件事儿——电信局要出黄页,如果您不想让自己出现在黄页上,得交点儿钱。您听明白,“不想出现在黄页上”。按照当时人家给的说法,登记了就一并印出来,您想撤下去,当然得单独交钱了。

还有的北京家庭,收到了高额电话费的单子。比如有老两口就曾收到上千元的缴费单。

距离家用空调的普及还有些年,但是,北京的一个集团在11月份做广告,推出了瓦的家用空调。您看这做广告的季节,就知道这东西肯定火不了。但是呢,标志性的理念从此出现,不远啦。

说起空调,有兴趣的朋友请移步北京用电又破纪录。

而到了年底,北京街头开始大量出现“打折促销”的店铺。现在看起来这太正常了,但是当时咱北京人并不完全理解这种现象,因为计划经济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因产品质量不好或是计划生产过量而“低价处理”,并没有因过节就要减价的道理——过年大家都买东西,涨价才对嘛。

可见,市场经济还在深化的过程中。

玩儿

咱北京怎么能少了“玩儿”呢。除了看电视电影之类的娱乐,还有很多能玩的。比如这一年里,因亚运会到来,亚运彩票起了一股热潮。当时咱们叫“奖券”,而很少使用“彩票”这个词。

街头卡拉ok歌厅正在增多,这个不必多说,正是大发展的年代,而且还都属于高消费,一张门票动辄十块二十块,平常百姓不敢问津,个体户去得多,这都是实情。

但有趣的是,在东城区举办的春季人才交流会上,歌厅的工作,居然受到大学生欢迎。咱没有瞧不起服务员的意思啊,可是您想想,到歌厅端盘子送水,哎就算你有一身制服,看上去比工厂的工作服高档点儿,现在说起来,这都算不上什么好工作;但当时,工资确实高,而大学生们也很实际地愿意选择这样的工作。

“但小姐们似乎都不在乎。”

而且当时的所谓歌厅,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卡拉ok”这个称谓,大多数都是那种一个大厅、很多桌椅的歌厅,少数开始有了“卡拉ok包间”,但是还没有“ktv”这个词。

游戏机方兴未艾,这正是任天堂8位机,也就是红白机火爆的时候。智力宝杯游戏机大奖赛,1多人参赛,34岁工人王劲松、16岁学生陈磊二人获冠军。现在嘛,您看打游戏的职业选手,哪有一个30岁以上的啊。

能有游戏机玩,一样说明生活水平提高。更明显的表现是在孩子身上,据统计,全市小学生人均月消费,达到了元,这个数字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四成。其中零花钱约10元。

呵呵我记得当时每天有两毛钱零花钱,可以到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两包萝卜丝,或是买几块关东糖球也就是“糖瓜儿”,还有时候可能买酸梅粉啥的。妈妈责备我乱花钱,总是说,她小的时候没有零花钱,只有夏天去游泳池才会得到5分钱零花钱,其中3分钱门票,剩下二分钱坐公交车就没钱吃冰棍,但她不坐车不吃冰棍,会给家里买一些西红柿。

现在想起来,咱生在80后,到年这个时代,确实是幸福的。

更小一点儿,还没上学的孩子,这一年基本解决了“入托难”的问题,全市98%的3岁以上孩子进入幼儿园,半数更小的婴幼儿进入托儿所。当年的幼儿园,应该都是公立,或者是单位办园吧。

比孩子还小,那就是小猫小狗啦。这一年我国第一家“宠物公司”成立,养殖出售名犬、名猫、观赏鱼等小动物。在宝钞胡同和东唐街,有了“华丰猫诊所”,这医院之外,首医院。可以确定的是,当时肯定已经有了一些医院,只是还谈不上规模。

“滑板”的一小条广告消息,让“滑板”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晚报上。滑板一直也算不上特别流行,可能跟咱们人口密度大、没地方玩有关吧。

而这一年玩儿的最大流行,那就是——呼啦圈。年底的时候有一则广告,天津某厂生产的“健身圈”投放首都市场。您看这个说法,都很有时代特色。至第二年也就是年二月,北京已是满街玩呼啦圈的人。

新年来临之际,猫儿胡同祝您新年快乐。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自年北京晚报。

来源:猫儿胡同/LOX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qz/1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