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的区域特征CCG研究
摘要 近年,国际移民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国际移民数量增加,所在区域相对集中,但流动性下降;经济发展刺激短期迁徙;移民流动形式多元化,尤其在大规模移民流中,迁徙的动机具有很强的混合性;被迫流离失所者规模巨大,重新安置与返乡者的比例较低,但增幅开始出现放缓迹象。主要西方国家近年反映出的政策收紧趋势并不能反映政策变化的全貌,各国根据自身发展,在移民政策变革上各有侧重。劳务移民、就业与创新,一直处于移民政策争论的中心位置。美国与英国虽然不断加高投资移民的门槛,却特别制定了吸引企业家移民的政策与规则。在移民政策“收紧”之外,新加坡为增加人口规模相对放宽移民规划,加拿大结合国际教育战略增加了高素质移民的数量。虽然中国大陆地区国际移民占总人口比重仍是世界最低,但中国也在不断从国际移民来源国,成长为治理方式与机制不断进步的国际移民目的国,外国人“来华逐梦”也呈现上升趋势。“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也成为中国规范移民的重要流向地区。 移民,从人类产生至今,一直是人类追求发展的一种既有行为中模式。20世纪之后,国际移民,则更是定义每一次科学技术革新、社会生产方式进步的特征之一。尤其在21世纪,全球化的步伐推动着商品、资本与人员的飞速跨境流动,加深了主权国家间、国家内部社会构成要素的交往方式的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个人、组织与国家这些全球化行为体间交往方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势必带来交往规则的转变。尤其是以“人”为主体的跨境流动,体现了全球化中,人的生存与交往方式的变迁。规范与治理国际移民的规则,关乎促进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体福利的改进。 虽然国际移民的迁徙原因多种多样,但改善个体或是迁徙群体的生存状态,一直是人类迁徙的根本目的。移民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影响,也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移民来源国、目的国的不同机遇与挑战,都会不同程度地驱动人口迁徙。移民是减少贫困的强有力工具,人口迁徙的减少贫困效应,不止限于移民本身,还能为降低整个家庭和社区的贫困做出贡献。移民可以增加移民来源国的发展与投资,同时弥补东道国的劳动力缺口。移民将人口迁徙与关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多个关键领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减少贫困、气候变化、健康、城市化、性别平等、社会保障、教育等。 国际移民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总是受到媒体舆论、政治选举与各类极端思想的歪曲。因此,正确理解国际移民现象及其治理政策与机制,对全球化中人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移民现状与趋势根据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的数据以及国际移民组织对45个国家数据的估计,截至年,全球的国际移民已经达到2.44亿人,占全球人口的3.3%。而在年和年国际移民的数量分别是1.73亿和2.22亿。以年的数据为基础,估计全球有劳务移民约1.亿,75%的劳务移民在高收入国家,23%在中等收入国家。只有2%在低收入国家。处于工作年龄的国际移民有2.07亿人,占国际移民数量的70%以上。高收入国家有1.亿的劳务移民,占全球总量的75%;中等收入国家有万劳务移民,占23%;目的国为低收入国家的劳务移民仅占2%。 (一)国际移民的区域现状 1.亚洲地区 亚洲有44亿人口,世界国际移民的40%都来自于本地区,有万亚洲人生活在非出生地的其他亚洲国家。年亚洲出生的移民在北美地区增长到万人,在欧洲地区也增长到万人。同时,作为国际移民的目的区域,亚洲各国共有迁入移民.11万人。该地区非亚洲出生移民数量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迁入亚洲的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人。 印度与中国两大人口大国,虽有大量移民生活在国外,但迁出移民占两国人口总量的比重仍然很小。印度是世界第一大国际移民来源国家,有超过万印度出生人口居住在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的统计与估计,中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移民来源国,在不包括港澳居民与台湾同胞的情况下,有97.8万中国大陆的国际移民生活在世界各地。虽然东亚地区并非主要的传统国际移民流动区域,但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发展需求,包括老龄化与低生育率问题让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重新审视迁入移民政策。 为求学而形成人口流动也是东亚地区凸显的特点之一。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差异促进东南亚次区域内的国际移民流动。在南亚与东南亚地区,人口贩运网络引发的非常规移民占国际移民的比重都很高,其中多为短期劳务移民,同时移民流中还混杂着因常年冲突与动荡局势、自然环境恶化而形成的流离失所者。 2.欧洲地区 作为全球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区域,到年,欧洲已经有.6万国际移民生活在该区域,过半移民(万)出生在本区域内,但生活于欧洲其他地区。欧洲人在本区域内的迁徙是世界第二大人口迁徙路径(第一大路径是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向北美地区的迁徙)。非欧洲出生的移民在本区域的迁徙也超过了万。在-年的20年里,欧洲人生活于区域外的移民数量有所下降,随后5年中虽略有回升,但到年仍然低于万人,与年的水平相似。在亚洲与大洋洲生活的欧洲移民数在-年间有所增加,但欧洲出生者在本区域外生活的,主要集中于北美地区。欧洲的许多国家,例如俄罗斯、乌克兰、波兰与罗马尼亚都有大量迁出移民(超过万)。 根据年的数据,在欧洲国家中,德国的外国出生人口最多,达万,其中主要来自波兰、土耳其、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但德国的最新数据(截止年12月31日)显示了德国近年的巨大变化。 图3:在德国的外籍人士按国籍所在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德国统计局。 德国外籍人口有.91万。其中,国籍为欧盟国家的共有.98万人,占在德外籍人士的42.63%;国籍为亚洲地区国家的有.73万人,占20.69%;国籍为欧盟候选国家的有.41万,占19.37%。年,在德国的外国人中数量最多的是土耳其人,达.26万,其次是波兰人(78.3万),第三是叙利亚人(63.78万)。在德外国人数量排行前十的非欧盟国家中,除欧盟候选成员国土耳其外,只有叙利亚与阿富汗,这与年德国大量接收叙利亚大规模的寻求庇护者有很大的关系。在德中国人占比也随之下降到年之前的水平。 从英国内政部公布的各类签证签发数据看,-年,东亚地区申请入境英国的数量在年的短期回落后,从年开始持续稳步增长,成为英国迁入移民增幅最大、且最稳定的来源地区。南亚地区迁入英国的移民基数最大,但从年后一直持续回落,直到年后开始回升。东南亚地区的迁入移民虽然远低于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亚地区,但也一直处于缓步增长状态。 年申请入境英国的签证申请量与批准量排行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土耳其、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南非、泰国和菲律宾。中国公民的申请量(62.07万份)和批准量(58.19万份)均排行首位,批准率为94%。在这十大签证申请来源国中,来自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的申请批准率最高,为98%。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的批准率最低,分为仅为54%和54%。签证批准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英国对移民来源地区的偏好与其他因素的考量。 3.美洲地区 年,北美地区作为传统移民迁入地区,有超过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生活于此。迁入移民来源最多的地区分别是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万人)、亚洲(万人)以及欧洲(万人)。相比迁入移民,本区域出生者迁往其他区域生活的人相对较少。年,居住于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的北美出生者有万。美国是世界拥有外国出生人口最多的国家,加拿大的外国出生人口也居世界第7。北美地区的外国出生人口有85%生活在美国,占美国总人口的14%,加拿大的外国出生人口占其总人口的20%。 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年有近万移民生活于北美地区,还有万人生活于欧洲地区。其他区域迁入的移民存量相对稳定,基本保持在万人左右。墨西哥不但是本区域移民迁出最大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来源国,年,有超过万出生于该国的人在海外生活。例如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这些中美洲国家,以及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西和秘鲁这些南美国家,在美国都有大量的移民。国内安全局势、街区暴力与跨境犯罪等问题,也导致大量本区域内国家间的人口迁徙,例如,将近万哥伦比亚人生活在委内瑞拉。阿根廷接收的本区域外国出生人口超过万,数量最大,这些迁入移民大多来自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和巴西的迁入移民数量分别位居本区域国家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但哥斯达黎加的迁入移民占总人口的比重最大(约9%)。 4.非洲地区 非洲有超过万本区域出生者居住在另外一个非洲国家,还有另外万非洲人在其他地区生活,在非洲区域内流动的人口与迁出非洲的人口比较对称。作为国际移民的目的地,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的数据,年非洲各国共有.96万迁入移民,其中既包括在本区域内的国家迁往其他非洲国家的移民,也包括非洲以外区域迁入本区域的移民。本区域内的移民从年后开始增加,尤其在-年间增速加快。除了人口较多的国家间人口流量增加之外,国家间缔结的人口自由流动协议、破碎化的边界,以及其他造成移民与流离失所现象的各种问题,都是促成非洲人口流动加速的主要原因。非洲迁出移民最多的国家分别是埃及、摩洛哥、索马里、苏丹和阿尔及利亚。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的移民目的国,有移民万人,占其总人口的6%。移民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5个国家分别是加蓬(16%),吉布提(13%),利比亚(12%),科特迪瓦和冈比亚(两国同为10%)。 引用相关内容请注明出处: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CCG纵览⊙全球最具权威性智库榜单发布CCG成为首个入选世界百强的中国社会智库 ⊙CCG蝉联中国社会智库第一《中国智库索引CTTI发展报告》发布 ⊙“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举行 ⊙这家智库的成绩单请您查收 ⊙从到,一个全球时间轴带你了解国际形势与中国建言 ⊙这10个CCG研究成果帮你解读发生了什么 ⊙成立十年,CCG不忘初心 ⊙CCG公共外交美国行系列活动完美收官:深入交流硕果累累 ⊙CCG香港委员会启动!梁振英与会致辞,董建华致贺信 ⊙王辉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社会智库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qz/2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杯大事记球员被枪杀危地马拉惨案
- 下一篇文章: 旅行生活开店苏州三月杂货铺开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