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m.39.net/pf/a_4305593.html

洪都拉斯是一个多山国家,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临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接壤危地马拉。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山脉自西向东延伸,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平原。热带气候,沿海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

对于生产咖啡,洪都拉斯的地理条件并不亚于其临近的咖啡生产国如危地马拉及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境内有二十八万公顷的咖啡园,以小型咖啡园为主,其咖啡园大都小于3.5公顷,这些咖啡种植园就占了整个洪都拉斯咖啡生产的60%。

洪都拉斯的咖啡出口

科尔特斯港

洪都拉斯所有的咖啡豆,都从科尔特斯港出口,科尔特斯港是位于洪都拉斯西北部加勒比海岸的城市。上期我写到的尼加拉瓜,95%的咖啡豆也都是通过美国泛美高速公路从这个港口进行出口。这个地区通过种植和出口,成为洪都拉斯香蕉生产的早期中心,是香蕉出口的领导者。

洪都拉斯的咖啡发展

巴西南部霜冻造成咖啡等农作物严重减产

洪都拉斯的咖啡引自萨尔瓦多。有文件指出,年,洪都拉斯开始种植咖啡,之后洪都拉斯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洪都拉斯从西班牙获得独立后,几个不同的总统开始试图在国家推广咖啡的生产。然而,长期的政变和战争并没有为扩大这种作物提供适当的条件。直到年,巴西的咖啡种植园受到极其严重的霜害,在当年7月受害咖啡树约有15亿株。受灾严重,咖啡产量锐减,洪都拉斯趁机“上位”,咖啡产量从50万袋激增到万袋,而且被哄抢一空。从那之后,洪都拉斯的咖啡生产才算真正的发展起来。

二十世纪上半叶,香蕉还是洪都拉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由在洪都拉斯北部海岸建立起来的大型美国香蕉公司推动。

二十世纪下半叶,咖啡缓慢而稳定地增加了其作为经济作物的份额;

二十世纪末,洪都拉斯的咖啡成为和香蕉产业一样重要的内部产品;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咖啡的生产开始蓬勃发展,把咖啡变成了洪都拉斯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如今,洪都拉斯92%都是小的咖啡产区(小于3.5公顷),而在每年11月至3月的采摘季节,他们总共提供了多万个工作契机,创造了洪都拉斯万人口中12.5%以上的就业机会。在咖啡采摘季节,大部分都是以家庭的形式进行工作,小孩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家庭提供额外的收入。洪都拉斯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从11月底到2月的第一个星期休假,与咖啡生长季节的高峰时期融为一体。

洪都拉斯的咖啡种植

在洪都拉斯,咖啡产区被分为六大产区,遍布西部与南部即圣塔芭芭拉区(SantaBarbara)、培瑞索区(ElParaiso)、科班区(Copan)、巴兹区(LaPaz)、巩玛雅瓜区(Comayagua)及欧岚丘区(Olancho),平均栽种高度为海拔1千米以上。咖啡树品种主要有铁皮卡、波旁、卡杜拉和薇拉萨奇等品种,其大部分的咖啡都输往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

在咖啡园里,因为种植地大部分都属于山区,所以很多都用人力采摘咖啡豆,之后小心地处理加工,以求出产更加优质的咖啡豆。洪都拉斯每年采收万袋的咖啡,提供的咖啡量多质精,现已成为世界十大咖啡出口国之一。

关于IHCAF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qz/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