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生命永恒的香味,

把读书作为日常,

是一个人生命之中最好的习惯。

静坐窗前,品读好书,

细细咀嚼,反复品尝,

方方盈口,满满余香。

流动的时光,不变的节日,又到4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正是今天。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滑动查看PPT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也将成为一次特殊的阅读体验。珠江路小学教育集团将迎来一场在线阅读嘉年华,让珠小师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书香盛宴。书香美味不仅来自名家之作的经典书籍,也来自珠小学子们的文字之美。珠江路小学以“同读一本书,同写‘疫’段文”开启“世界读书日”的读书之窗。

同读一本书:

释放阅读正能量

学校精心策划推出了同读一本书的阅读活动。各班语文老师纷纷行动起来,激励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养成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好习惯;有的班级开辟了“空中有阅”“今日悦读”“打卡阅读”等特色阅读通道,分享读书感悟,展示阅读风采;有的班级倡导小手拉大手,学生与家长一起徜徉书海,从中感受文字之美,尽享阅读之趣。

班级读书计划

推荐一本书

读书梗概

思维导图

读后感

同写“疫”段文:

当疫情与诗词相遇

文章合为时而著。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疫”中,珠小学子怎能缺席,何不发声!他们的文字虽然青涩,但却是真情实感,肺腑之言,为疫情期间的阅读生活注入更多暖色调。

写下的不但是标语,更是爱

寒雨鲜蔬夜入鄂,齐鲁送爱战疫情。

这首诗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原句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鄂”指湖北,“齐鲁”是山东。这句话意思是冬天的雨虽然冷,但是新鲜的水果蔬菜却送到湖北,山东与湖北一起战胜疫情。

——班曲晓彤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齐鲁送情来。

原诗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思是:不知道这江上的月亮在此等着什么人,只看见这齐鲁大地运输物资的车辆驶入湖北。

——班秦溆

九州医护多才俊,抗击新冠战鄂州。

原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原句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鄂州在这里指的是湖北,全国的医护人员是多么的无私奉献,一定可以打败新型冠状病毒。加油医护人员,加油武汉!

——班车欣菲

何当共游黄鹤楼,却话齐鲁思鄂情。

出自《夜雨寄北》,原诗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何时才能与你一同游览黄鹤楼,到那时还要向你倾诉齐鲁人民对湖北人民的关爱之情。

——班王梦宇

江城有难良医至,华夏加油楚地摇。

出自毛泽东的《送瘟神.其二》,原诗为“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改为标语后,“江城”指武汉,“楚”指湖北。标语表达了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齐聚武汉,共同打赢新冠病毒疫情。

——班贾丰宁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设计理由:诗句出自两汉《旧题苏武诗/别诗四首·其一》,四海之内都是兄弟,谁都不是不相干的陌路人,何况我们是枝干相连的骨肉,青岛人民和湖北人民出于同一个中华和同一个祖先,与湖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对湖北人民抗疫的鼓励支持和共情体恤。

——班郝怡然

鲁鄂青山相对出,好客山东日边来。

出自《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改后表达山东与湖北虽然相隔千里,但仍全力伸出热情帮助的双手。

——班房子钧

懂得的不止是诗词,更是情

今天,我才读懂了“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可就有这么一群人,从未忘记自己的誓言与使命,虽然厚厚的防护服遮掩了他们的容貌,纵然他们的名字不为人知。但,我知道,武汉知道,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他们是“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践行者。

我立下誓言:愿得此身长报国!励志做一个像钟南山院士那样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有国士的担当,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

——班于尚佐

今天,我才读懂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疫情面前,人民十分配合,待在家中,不乱出门,不乱聚会;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纵使自己有被感染的风险,仍然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一线,在隔离区里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待就是4、5个小时;在疫情面前,政府冷静指挥,人力、物力、财力纷纷驰援武汉,让全国有信心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相信这次疫情只是对我们的考验,正如宝剑、梅花形成过程中的困难。只要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

——班赵晨旭

今天,我才读懂了“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一百年前,秋瑾写下这首诗,来抒发爱国的情怀,这是她一生的写照。今年,一场严重的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全国数万人感染,数千人死亡,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仍有一个个坚毅的身影向重灾区武汉冲去,送给人无数的温暖,撑起了武汉安全的明天。一张张真诚的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一封封写满真情誓言的家书,无不映衬出他们无私的心灵,这何曾不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豪言壮语呢?

——班刘承轩

今天,我才读懂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年的春天,新冠疫情暴发,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前去支援。他们远离家乡,穿着沉重的防护服,带着厚厚的口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就是白衣战士!

医生的脸上被口罩勒出青紫的印痕;

医护人员每天只吃两顿饭,不眠不休;

护士们剃光头发,立志“病毒不除,头发不留”……

医护人员也只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美满的家庭,但是,身为医生,他们选择奔赴前线,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人。

他们捧着一颗心来,却没带半根草去。

——班高易

今天,我才读懂了“青丝化作白发,铁马依旧冰河。”

在新年到来的同时,一场来势汹汹的病毒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与美好。

钟南山,84岁的老院士再次奔赴在前线。来到医院,与死神掰腕子。还有无数坚守在一线的英雄们。他们的到来,像一个黑暗闷热的屋子里,终于有人打开了手电筒。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试问大海碧波,何为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铁马依旧冰河。

“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班张洳函

今天,我才读懂了“位卑未敢忘忧国”。

山东的一位农民大哥,自驾奔向武汉疫区,送去了珍贵的新鲜蔬菜。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没钱,就出份力吧!”

医院建成后,大部分工人自愿不要工资。他们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事,为国分忧,不需要报酬。”

这些人都是普通人,会生病、会恐惧的普通人,但是他们都被一个信念支撑着,那就是——我是中国人,祖国有麻烦,我就要为国分忧!

“位卑未敢忘忧国”,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普通人,才有了我们的美丽中国!

——班韩澍问

今天,我才读懂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除夕当晚,第一支医疗队抵达武汉;随后全国26个省市对口驰援,奔赴湖北;医院及10医院火速建好,竭尽全力做到应收尽收;全国各地最好的瓜果蔬菜都送往湖北,保证了湖北人民的生活必须;一线民警严防死守,展开拉网式大排查。而武汉人民更是自发成立志愿队伍,坚守着自己的家园。

我们的国,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祖国的花朵,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坚守着一种精神—那就是自强。

——班张一帆

时光流逝,岁月不言。

朝赏千篇,暮读万卷,

古今中外尽在心间。

阅读,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撰稿:王雅妮管华

摄影:陈薛俊怡

编审:王雅妮苏雪

求真教育

传真知、唤真情、育真人

青岛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教育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qz/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