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与习作课件

微课

朗读

试卷

春夜喜雨唐

hǎoyǔzhīshíjié,

好雨知时节,

dāngchūnnǎifāshēng。

当春乃发生。

suífēngqiánrùyè,

随风潜入夜,

rùnwùxìwúshēng。

润物细无声。

yějìngyúnjùhēi,

野径云俱黑,

jiāngchuánhuǒdúmíng。

江船火独明。

xiǎokànhóngshīchǔ,

晓看红湿处,

huāzhòngjǐnguānchéng。

花重锦官城。

??朗读

?诗意小雨知道应和时节,在春天到来时悄悄降临。它随着春风,在春夜里无声无息地下着,默默滋润着万物。田野的小路和天空的云都黑沉沉的,更显得江船里的渔火明亮。天色欲晓时看那春雨打湿的红花,花朵沉沉地,开满了锦官城。?注释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乃:就。发生:萌发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间的小路。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赏析

杜甫在经历了一段漂泊的生活后,于年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作于次年。诗歌以一种欢快轻松的笔调描写了春雨降落及雨后的景色,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作者简介

杜甫(年—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01《汉乐府·江南》赏析02《敕勒歌》赏析03《长歌行》赏析04《咏鹅》赏析05《风》赏析06《咏柳》赏析07《回乡偶书》赏析08《凉州词》赏析09《登鹳雀楼》赏析10《春晓》赏析11《出塞》赏析12《芙蓉楼送辛渐》赏析13《鹿柴》赏析14《送元二使安西》赏析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16《静夜思》赏析17《望庐山瀑布》赏析18《赠汪伦》赏析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20《早发白帝城》赏析21《望天门山》赏析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更多资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ym/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