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6日,经济学人智库(EIU)今日发布全球粮食安全指数(GFSI)报告,该报告由科迪华农业科技(NYSE:CTVA)赞助,已连续第九年发布。今年的报告从食物可负担、可获得、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及其修复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衡量全球个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

GFSI对粮食安全的衡量中考虑了各国收入和经济差异、性别待遇差距,环境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等现实背景,呼吁各国充分重视系统性差距,尤其是新冠疫情对食物生产系统的冲击。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已连续第二年下降。

科迪华农业科技首席执行官

柯林斯表示

支持全球粮食安全指数编制是科迪华农业科技长期推动农业成长战略的一部分。GFSI报告旨在为全球领导人提供见解参考,帮助他们推进实现所有人都能获得健康、可获得和负担得起的食品的愿景。粮食安全状况连年走弱,敦促我们急需加强对创新和合作的全行业承诺。我们的未来维系于粮食安全,农业是重中之重,维护全球粮食安全需要我们携手合作。

今年的全球粮食安全指数将"自然资源和修复能力"补充为第四大类要素。这是GFSI报告的重大改进,表明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粮食生产体系的韧性日益关键。该门类指标覆盖了各国粮食进口依存度、灾害风险管理和预计人口增长。年,GFSI还首次系统性考查了性别不平等和收入不平衡的影响。

新方法强调了气候风险管理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EIU全球粮食安全指数项目负责人PratimaSingh表示:"将自然资源及其修复能力列为主要指标,表明气候因素对食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巨大。管理气候风险必须成为粮食安全议题的核心,我们希望各方立即行动,着眼全球粮食安全系统的稳固和可持续,制定系统化政策。”

亚太持续增长

虽然就全球而言,北美地区连续三年领先GFSI榜单,欧洲紧随其后,美欧在GFSI前10中占据8席。由于采用了新的衡量标准,去年的榜首新加坡下降到第19位。但根据GFSI的《亚太地区报告》,亚太地区在全球排名第四。

该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在食品可负担的方面表现最好。该区域的23个国家中有10个在过去5年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粮食援助。此外,尤其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ym/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