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10825/9360533.html

欢迎进入小小小心思

麦芽糖

家乡的风俗

实验西校六5班吴莹

每当放寒假快过年的前几天,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美食——麦芽糖。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家家户户在过年前都会做各种好吃的麦芽糖,有黑色的芝麻糖,有白色的炒米糖,有长条的灌心糖,还有中间有很多小孔长得像藕似的藕糖……

这,就是我家乡安徽老家特有的甜点,它们全部被统称为麦芽糖。

麦芽糖是我国最早的糖。古时候,麦芽糖有块状和稀状两种,人们把块状的叫作“饧”,稀状的叫作“饴”。一定有人想问为什么麦芽糖叫作麦芽糖呢?是不是因为它与麦芽有什么关系?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麦芽糖是由麦芽中的一种叫作“麦芽糖酶”的物质与淀粉产生化学反应而制成的,所以麦芽糖便由此得名了。

麦芽糖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差不多需要七八道工序,还要花上两天的时间才能制成,因此现在老家也很少有人自己做麦芽糖了。前年过年在老家时,三姑听我说想吃麦芽糖,于是决定为我做一次麦芽糖。

首先,三姑将准备好的米倒入了一口大锅中,开始煮稀饭。这口锅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大的锅了,如果用它煮上满满一锅饭的话,应该至少够50人吃上一顿了!当我们吃好晚饭后,三姑又将提前准备好的麦芽粉撒入一个装有水的盆中,并将它们和匀后均匀地洒入锅中,然后用一根有着超长木柄的锅铲在锅中来回不停地搅动。我看着一锅粘稠的稀饭好奇地问三姑:“这稀饭是怎么会变成糖的呢?”三姑笑着对我说:“你看到我刚洒进去的麦芽粉了吗?这可是米饭能变成糖的关键步骤,当洒入麦芽粉后还要保温一晚上,明天早上就变成糖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醒来就急忙穿好衣服,飞快地奔向昨天煮稀饭的大锅,想看看稀饭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当我跑到锅边时,看到锅里正在翻滚着的是一种有点像豆浆似的大半锅液体,在一旁的大木盆中还放着一个纱布包。三姑告诉我,纱布包着的是米饭过滤后的残渣,锅中大火熬着的就是麦芽糖了。熬着熬着,锅中糖的体积就越来越少,液体越来越粘稠,空气中糖的香味也越来越浓。我看着锅中冒着大碗一样大气泡的糖,嘴里直流口水,焦急地问三姑:“现在能吃吗?糖什么时候能好?”我当时想吃糖的心情就像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八儿想吃腊八粥时的心情一样急不可待!

熬制好的糖会舀入一个凉锅中,等到糖不怎么烫手时,便将宛如棕褐色的橡皮泥似的糖缠在一个木棍上反反复复地拉,非常神奇的是棕褐色的如巧克力似的糖渐渐变白了,而且越变越白。最后像包饺子似的将提前准备好的馅料包入一个硕大的“糖饺子”中,并将它搓成拇指般粗细的灌芯糖。在一家人的通力合作下,我们终于吃到了我们自己亲手做的麦芽糖,这是我吃过的最甜、最香的糖,因为它饱含着三姑对我的爱!

由于制作非常麻烦,老家很少有人自己做麦芽糖了。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机器有着人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效率,可是机器却没有人的情感。我想人们过年做麦芽糖不仅仅是为了吃糖,而是人们丰收时喜悦心情的一种表达,更是人们对甜蜜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六5班吴莹

小心思

大情怀

钱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ms/1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