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徒步越野外媒中国人日益钟爱走向大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年12月31日报道,自年以来,作为企业创意高管的丽塔·郭(音)已经进行了6次露营,超过了她此前露营次数的总和。 丽塔·郭今年33岁,在新冠疫情前,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喜欢在户外坐在折叠椅上啜饮着金属杯里的咖啡。 她说:“我和我的伙伴需要找到新的方式来体验这个国家,这种方式不涉及与他人一起挤进旅游景点。” 许多希望游历他们辽阔的祖国、以寄托远游期许的富裕年轻人发现了户外的广阔天地。 与世界上其他许多拥有悠久露营文化、露营基础设施完善的国家不同,即使幅员辽阔如中国,这里的露营产业也仅在过去3年才呈现指数级增长。 房车企业报告了租赁量、甚至销量激增,户外装备零售商的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 徒步和骑行等相关户外活动也感受到了溢出效应。 虽然远足和户外探险团体在中国长期存在,但参加这些活动的门槛要高一些,因为其对体力更具挑战性。其中一些团体周末的平均徒步行程可能会到12至15公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陡峭的悬崖边完成的,对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10月3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小庙镇马岗村小岭南,浓浓的秋色吸引了不少民众在户外露营,感受秋意。图为市民在帐篷旁休闲,享受秋日暖阳。(图片来自中新社) 户外游的火爆带动了一股新的时尚潮流:山系生活。基本而言,这股潮流要求服装色调素净,戴有拉绳的渔夫帽,穿着功能性和时尚性兼具的工装裤。其特点在周末的露营地以及热门的徒步路线得到充分展示。 29岁的财务人员朱莉·朱(音)每隔一周都要在周末走进大自然。她在过去18个月里花了近元购买户外装备。 另一些人则干脆把有型的装备视为提升自身体验的一种方式。35岁的广告总监于亮(音)是一名露营爱好者,他每月都要露营旅行。年,他在购买了一辆跑车后,开始了汽车露营之旅。 他花了1万元在自己的跑车顶上安装了一个帐篷,并决定与内蒙古的一些朋友——其他人开着SUV——一起越野。 而对于那些不愿暴露在户外环境中的人来说,在以露营为主题的咖啡馆里,仍有办法显得有户外精神。这种咖啡馆通常设在出售高端露营设备的商店中,在中国各大城市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虽然没有官方数字,但本报的非正式统计显示,此类咖啡馆仅在北京就有近12个,而上海和重庆等地的数量更多。(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ms/11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飞天茅台一瓶难求,为何每瓶还要赠送2个杯
- 下一篇文章: 颜值暴击既能控温烧水,又能保温,这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