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疯 http://m.39.net/pf/a_4680025.html

六、挑战者——塔蒂安娜·普罗斯科亚科夫

塔蒂安娜·普罗斯科亚科夫(TatianaProskouriakoff)

自从汤普森提出玛雅文字全是日期和天文方面的内容,没有什么系统性可言以来,大多数学者都将其的观点奉为圭臬。但是,塔蒂安娜·普罗斯科亚科夫的研究推翻了汤普森的结论。

年出生于俄罗斯唐斯克市的塔蒂安娜·普罗斯科亚科夫(TatianaProskouriakoff)是一名俄裔女考古学家,6岁那年,随家庭迁居至美国。1年后,俄国革命爆发,她因此滞留并永久居住在那里。

塔蒂安娜从小就显现出绘画的天赋,年,她进入宾州大学建筑专业学习,4年后,以专业中唯一的女性身份毕业。不巧的是,她一毕业就赶上经济大萧条,无法找到工作。幸好她看见宾大博物馆贴出的一张招聘广告,招聘人员前往危地马拉的“黑石城”遗址(PiedrasNegras)进行遗址的绘图工作。凭借出色的绘图功底,她得到了这份工作。在黑石城,她展现出过人的绘图天赋,总是能根据废墟的形态精准地复原出建筑的原始面貌。

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塔蒂安娜是玛雅考古领域唯一的女性。但她的成就丝毫不逊于同时代的男性考古学家。年,她进入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工作,在那里她撰写出震惊玛雅学界的学术论文。

塔蒂安娜当时在皮博迪博物馆整理黑石城的纪念碑铭文,她按照铭文中记载的纪念碑的树立时间,将这些纪念碑排成序列。她发现这些纪念碑基本每隔5年左右就会树立一个。除了这些日期以外,她还在一些纪念碑的铭文中发现了其他奇怪的日期。之所以奇怪,是因为这些日期后面都有一个相同的文字,即一个被布带捆住的鸟头(见下图)。这个符号在汤普森的玛雅文字目录中也有记载,但是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塔蒂安娜还发现,在这个符号前面,往往还有另外一个日期,后面紧接着一个歪的鬣蜥头(见下图)。

捆绑的鸟头(代表取得王位)和歪的鬣蜥头(代表出生)

这两个符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当她把所有的日期都列到一个序列表上时,她突然发现了规律。在同一个纪念碑中,鬣蜥头和鸟头之间的时间差总是在12-31年之间;前一个纪念碑中的鬣蜥头和下一个纪念碑中的鸟头的时间差总是在20-60年之间,从来没有超过60年。

塔蒂安娜意识到,鬣蜥头代表的应该是是出生日期,而鸟头代表的则是获得王位的日期。这样一来,黑石城的玛雅王登基的年纪大约在12——31岁左右,每个国王的寿命不超过60岁,这完全符合古代玛雅人的年龄规律。

这个天才的发现表明这些纪念碑并非如汤普森所说的,记载的都是数字、天文等内容,而是实实在在的国王的生平。那些纪念碑上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国王和王后,并且,这些图像往往是与铭文相匹配的。因为塔蒂安娜的工作,玛雅王国的历史仿佛因此突然变得可以触摸。

黑石城世系表

著名玛雅学家迈克尔·寇(MichealDCoe)后来回忆道:“我当时腿在发抖,激动地说塔蒂安娜,你做到了,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现。”塔蒂安娜将她的论文寄给当时的权威汤普森,汤普森告诉她,那是不可能的,玛雅文字里没有记载历史的内容。结果,第二天汤普森打“塔蒂安娜,你是对的。”

这篇论文彻底改变了玛雅文字的研究,玛雅文字学家们从此意识到,他们真正是在破译玛雅文明的历史。

年,塔蒂安娜逝世于麻省剑桥,享年76岁。13年以后,为了纪念她对玛雅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大卫·斯图尔德(DavidStuart)将她的骨灰带到危地马拉,埋葬于J23号建筑内,这也是她开始考古生涯的地方。

七、独辟蹊径——科诺罗佐夫

尤里·科诺罗佐夫(YuriyValentinovichKnorozov)

尽管塔蒂安娜等人的研究将玛雅文字的破译推向一个新的领域,但是,有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就是这些文字的读音是怎么样的?学者们明明知道一些地名和人名,可就是无法读出来。当然,还有更多的文字,仅从字形上根本猜不出是什么意思。这个难题仍然是被一名俄罗斯学者解决的,尽管他的工作长时间内不为玛雅学术界所知。

尤里·科诺罗佐夫(YuriyValentinovichKnorozov),年出生于乌克兰的卡尔科夫城,父母均是知识分子,祖母是亚美尼亚一名国家级舞台演员。科诺罗佐夫从小就调皮贪玩,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因为一些故意的恶劣行径,他差点被开除。但是,他在学术上有好奇的气质,能够准确地注意细节。他经常写一些浪漫的诗歌,并且小提琴拉得特别好。

17岁时,他前往莫斯科大学学习民族学,最初的专业是埃及学。不久,二战开始,同他的同学一样,他加入苏联军队参加了卫国战争,并随军一直打到柏林,参加了最后的攻克柏林的战斗。年5月初,苏联军队第58重炮师向柏林市中心挺进。一名年轻士兵——科诺罗佐夫冲入烈焰飞腾的国家图书馆,从大火中抢救出一本厚书,他把战利品匆匆藏入书包,带回了国内。这本大开面厚书中印满了玛雅人奇特潦草的字符与形形色色的图画。这本书是17世纪被欧洲人劫往本土的三部玛雅手抄本的翻印本。

回到莫斯科以后,科诺罗佐夫完成了学业,并进入研究院,专修古埃及文字学,同时做世界古文字古文化的比较研究。他对古埃及文、苏美尔文、中文和印度河流域古文字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放出豪言:“所有文字,凡是人类创造的,都能被破译。”一位研究西伯利亚民族学及太平洋和美洲文化导师听了以后,推荐他去试试破译玛雅文字。就这样,一名20多岁的前苏联语言学研究生,单枪匹马杀入由汤普森主导的玛雅文字学界。

时间并不需要太久,年,年仅30岁的科诺罗佐夫成功破译玛雅文字。他的周围没有其他同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不用受到错误观点的影响。

作为一名语言学家,科诺罗佐夫知道要想破译一门未知语言,首先要计算他的符号。如果一门语言包含20-35种符号,那么,他们很可能是字母,表示简单的读音;如果有80-种符号,那么,他们很可能是音节。这些都是表音文字的体现。但是如果有几百甚至几千个符号,那么这种很可能是表音和表意混合的语言,或是单纯表意的象形文字。

科诺罗佐夫发现玛雅文字总共多个字符,对于表音文字来说多了太多;但假如它全是表意文字,那么这个数字远远不足以满足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交流的需要。因此他认为玛雅文字是一个表音和表意相混合的符号字母系统,类似于苏美尔和中国文字。

他把这类语言文字的特点归纳为:

1.每个字符可以有不同的功能,有时表音,有时表意。

2.这些文字可以根据书法上的美感需要,改变其排列顺序,甚至颠倒。

3.表音符号可以和表意符号拼合在一起,用来注明发音,类似汉字中的形声字。

他因此建立了一套破译方法,我们转引迈克尔·寇在《破译玛雅密码》一书中的例子来说明。

图片来自张禾:《玛雅文字的破译:方法和历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

1.西,chikin。这个字在19世纪末就已被确认为是表示方向的西的符号。它有三个部分:上面是一个拇指食指相合的手,在朗达字母表中念chi;下面是一个象形字符太阳或白天,朗达对玛雅日历的记录中明确表明这个符号念kin;右边是一个像松鼠尾巴的符号,朗达的表中念ni。三部分连起来念chi-kin-ni。在玛雅语言中,最后一个元音通常不发声。所以chi-kin-ni实际上念成chikin。而chikin在现代尤卡坦语(玛雅后裔)中意为日落,并引申为日落的方向,即西方。

2.秃鹫,kuch。这个字分两部分:上面是朗达表中的ku,下面也是chi,在现代玛雅语言中,秃鹫就叫作kuch。而字下面的图中正画有一秃鹫神的像。

3.火鸡,cutz。cutz的cu出现在朗达的表中,右面一个符号不知怎么念。但图中画有一只火鸡。16、17世纪时编纂的玛雅西班牙语字典中载有当时好几种玛雅语言都把火鸡叫做cutz。所以,右面的符号应该念作tzu。这个符号在下一个例子里得到证实。

4.狗,tzul。tzul字中的第一部分和前面火鸡中不认识的部分相同,第二部分出现在朗达的表中,念作lu。图画中有一只狗。字典中的玛雅语把狗叫做tzul。所以这部分符号可以认定念作tzu。

这篇名为《中美洲的古文字》的论文,意义非凡,为当时步入死胡同的玛雅文字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冷战的影响,他的贡献始终得不到得汤普森为代表的美国权威学者们的承认。而且,这篇文章的编辑声称这是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结果,一下引来汤普森猛烈的批评。

幸运的是,当时有几个年轻的学者如迈克尔·寇和凯利(DavidKelly)等发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迈克尔·寇写文章对科诺罗佐夫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了介绍。年,科诺罗佐夫受邀参加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美洲学者大会,与凯利等人取得了联系。由于签证问题,他长期不能参加玛雅学界的活动和会议。年,迈克尔寇前往圣彼得堡拜访科诺罗佐夫,后来还在美国翻译和出版了他的著作。

年,汤普森去世后,再无人对科诺罗佐夫的成果表示怀疑。在年的一次玛雅国际会议上,参会者一致认为科诺罗佐夫的研究方法应当为今后玛雅文字研究的方向,科诺罗佐夫最终获得国际玛雅学术界的承认。年,他受到危地马拉政府的要求,生平第一次踏上玛雅文明的土地,并获得一枚金质奖章。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博物馆邀请他参观墨西哥的玛雅遗址,并颁发给他一枚“阿兹特克雄鹰”勋章,以表彰他对玛雅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

年,科诺罗佐夫在圣彼得堡去世。但是,他的工作为后续的玛雅文字破译工作铺垫了道路。

默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qz/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