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4日,长垣市蒲城学校三年级的全体语文老师通过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在长垣市教研室参加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举办的年河南省远程互动小学语文省级教研活动。

本期活动是由新县新星小学李红老师和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吴丰老师带来的三年级第六单元《古诗三首》的示范课。参与活动的老师收获颇丰。

有幸聆听了信阳市新县新星小学李红老师和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吴丰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在李红老师的示范下,学生能够自主抓关键词“回”,通过“回”字解析,想象诗中的意境,学生知道这明写水实写“天门山”的宏伟陡峭;同样,学生还抓住“相对出”、“日边来”关键词品读诗句,体会李白对山水的情。课堂的创造性十分突出。吴丰老师在品词品句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朗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品析诗歌的能力,在保持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下,有意识地激发思维敏捷、个性突出的学生学习诗歌。专家的点评,为我们今后的诗歌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崔璐阳

今天有幸参加河南省远程互动小学语文省级教研活动,新县新星小学的李红和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的吴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一堂古诗课,其中,李红老师优美的简笔画,漂亮的黑板字让人惊艳,她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古诗,展开想象。不管是读出节奏,读出气势,读出感情,都让诵读变得有趣而不枯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而吴丰老师则从整体出发,抓住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课堂中,通过对比《望天门山》和《望洞庭》,让学生们感受到天门山的雄美和洞庭湖的静美,又让学生们讨论如何抓住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古诗。交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精彩的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都是我以后学习的地方。

——杨玲

一场秋雨一场寒,但我们三年级的语文组的老师却心怀暖阳,聆听了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活动中,我们有幸倾听了李红和吴丰两位老师讲的古诗《望江门山》《望洞庭湖》的示范课,让我收益匪浅,特别是教育专家的评课,他指出古诗要教什么,要教到什么程度,要怎么教,这三点,这些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如获至宝!感谢这些教育者给我们带来指明灯!

——郑卫萍

我们有幸聆听了信阳市新县新星小学李红老师和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吴丰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李红老师的课非常沉稳,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般。在本节课中,李老师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处理,利用“山”字讲解导入课程,用“回”和“断”的辅助学生理解诗意,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能够自主抓关键词来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天门山和长江水的气势,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值得我们学习。吴丰老师语文基本功扎实,让我们感受了朗诵的美感。吴丰老师注重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在对比中感受天门山的雄奇和洞庭的静美。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

——王优

今天,我们有幸聆听了信阳市新县新星小学李红老师和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吴丰老师的课,让人受益匪浅。李红老师从一个山的图形入手,引出天门山,揭开了这节课的主题,李白的《望天门山》。李红老师采用随文识字、重点字范写指导、借助图画识字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识字,使学生加深记忆。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李红老师的朗读指导,从读准字音、读出韵味到读出情感、唱出乐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诗人李白的所见所感。不仅精准的课堂设计引人入胜,李红老师简洁明了的板书、标准的楷体字、抑扬顿挫的朗读都让我看到了一位老师的深厚功底。希望自己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潜下心向各位优秀教师学习。

——杨杰

非常有幸聆听了信阳市新县新星小学李红老师和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吴丰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学生的读,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了解古诗,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学习效率更高。李红老师这一节课语言流畅,生动有趣,并且不断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重点清晰,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整节课下来让人眼前一亮。吴丰老师这一节课语言简短有力,两首古诗有联系有对比的进行讲解,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每首诗的特点,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大胆想象并敢于发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教育专家的评课更加让我受益匪浅,他提出了古诗要教什么,要怎么教,要教到什么程度三个要点,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师诗

这次教研活动,从两位老师的讲课和专家的点评中,语文老师们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蒲城学校全体教师会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争取更大的进步。

发现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imalaa.com/wdmljd/8942.html